后合资时代 祁玉民的孤独与华晨的格局

行业新闻腾讯汽车2019-02-04 07:42

文/ 杨光

命运喜欢刁难,残酷总在循环。

一个月前宣布华晨出让25%股比的新闻令祁玉民深陷舆论漩涡。

面对铺天而来的质疑,他只轻描淡写的用“习惯了”三个字作为回应。

鲜为人知的是,华晨与宝马之间关于股比的谈判进行了80天之久,而祁玉民也在谈判桌上做了他所能做的全部。“我开出的条件很明确,那就是要将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高度统一,同时力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究竟该如何看待华晨成为第一个调整合资股比的企业?如果从一个掌门人的角度出发,或许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别看现在很多人质疑我,等他们开始谈股比的时候肯定得过来向我请教门道。”

没错,这还是我们所熟悉的祁玉民。

虚实之间 重审合资话语权

祁玉民是一个直爽的人。

他说他厌倦了现在很多会议的开场白,“直接表明开这个会要落实什么就行了,至于那些大会议程什么的,没必要。”但身边的很多人告诉他,这种惯例改不了。

就在几个月前的一个学术论坛上,祁玉民听到了一个词:“模式依赖症”,这也令他感触颇深。

在祁玉民看来,现在很多人陷入到了一个误区之中,认为50:50就有话语权,而25:75就没有话语权了。

“你们真的以为股比对等的合资企业中方就有话语权?除了华晨,你们又觉得谁真正学到了技术?”他甚至反问媒体。

而当有人质疑华晨对于宝马的贡献度不高时,他抛出宝马3系和5系在中国加长的案例,“这是我当年给宝马提出的建议,必须加长,因为没有人比我们中国人更懂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喜好,你看现在卖的多好。”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祁玉民眼中,M8X全新模块化平台无疑是最值得称道的一笔“买卖”,它的诞生不仅得到了宝马的全力支持,并且还与麦格纳实现了通力合作。用祁玉民的话讲,它是华晨中华与德国宝马十五年合作精髓的集大成者。

除此之外,华晨还参照宝马的标准建立了PPQ1-10质量管理体系,也获得了宝马著名的N20发动机以及排名欧洲第一、全球前十的王子发动机等核心技术的授权。

“如果老师就在旁边,为什么不向他们去学习?”祁玉民依旧坚持他的"老师与学生"理论,他说,做自主不是闭门造车,宝马再好都是别人的,中华再差全是自己的,不如别人的就向别人学习,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祁玉民强调,虽然中方股比下降了,但仍能确保未来华晨中国及华晨集团在华晨宝马取得更多和更长期限的收益,也不会对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华晨集团而言,合资公司的财务总监仍由华晨方面继续担当,所以尽管股东双方在合资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人数发生了变化,但是涉及合资公司重大事项,华晨仍然拥有决定权。

25%背后: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靠自己”,这是祁玉民在沟通会上重复最多的一句话。

在他看来,无论是华晨还是宝马,双方都是此次股比开放的受益者。

股比变动的初衷是基于保障合资公司的发展以及双方股东更大的经济效益,祁玉民在透露这一细节的同时也算了一笔账,2022年后华晨25%的利润分成并不会低于此前50%的额度。

“一方面宝马增加了30亿欧元的投资,合资公司的整体规模实现了扩张,另一方面无论是产值还是销量到2025年完成翻番,两者都将抵消股比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所以其实在祁玉民的内心深处,共同把蛋糕做大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去算计如何瓜分蛋糕。

事实上除了股权转让协议以外,华晨与宝马之间还签署了有关未来合作与支持的备忘录,宝马集团将继续在研发、制造、质量和营销等四个领域向华晨集团提供特定支持。

在研发方面,宝马将继续对华晨自主品牌的开发,整车整合,技术升级提供丰富经验;在产品制造领域,宝马将助力华晨打造零瑕疵工厂,对生产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在质量管理上,宝马将对华晨在新车整车,零部件质量管理上进行支持;在销售营销及售后方面,宝马也将帮助华晨进一步完善经销商管理培训,技术领域售后支持,物流改进,客户关怀等方面的内容。

国家的战略格局变了,企业的布局也要变。这是祁玉民在听完博鳌论坛后的最大感触。

也因此,祁玉民在确立了一个华晨发展模式的同时,也率先布局了未来十年的三大发展战略,即双核战略、平台战略和品牌战略。在整车制造方面,华晨汽车也将继续在产能规模、车型品种、技术水平、运行质量等四方面加大投入,努力缩小自身差距,持续探索自主品牌改革创新的发展之道。

有人问祁玉民,如果时间回到四年前你会做哪些改变,他说,华晨中华和金杯的研发投入还应该再高一些。如今,华晨已经在车型平台、质量体系、企业管理等层面先后完成布局。

或许短时间内人们对于华晨的争议还会继续,但就像祁玉民所言,当五年后再来审视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内容,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