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0年1月1日起,凡在国内销售的轻型载货车及座位数不超过9个的乘用车,均须按照相关规定粘贴油耗标识 油耗标识新规解读
  按照工信部今年8月份发布的《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凡在国内销售的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吨的国产轻型载货车及座位数不超过9个的乘用车…[详细]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截止12月31日,工信部在其网站上已通报了5923款车型的燃油消耗量…[查询国标综合油耗排行][查询网友油耗排行榜]
  工信部将会按照油耗来制定新的鼓励政策,这个消息对于以节能减排发动机技术见长的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而对于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来说,则有可能引发新一轮洗牌…[详细]
[最新动态]
· 油耗知多少?油耗标识2010年1月1日贴上车
· 比着油耗买 汽车也有了“节能标识”
· 1月1日起汽车“真实油耗”工信部网站可查
[热点评论]
· 油耗公示考问厂商诚信 戳穿油耗“谎言”
· 明年真实油耗要公示 消费者购车心中有数
· 新车“油耗标识”真能防止忽悠吗?
· 油耗标识出台 明年可“度身”选购省油车
· 油耗标识刚实施 买家卖家都说好
新车统一油耗标识的四点质疑

质疑1、“权威的第三方”真正权威吗?

  对于汽车“油耗标识”的检测,全国够资格的有七家检测单位,三部委都授权了一些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来对汽车产品进行相关项目的技术检测及认证。为什么是这七家?他们在国内汽车油耗检测方面有哪些过人之处?这七家检测和认证机构当中保证每一家的评测结果都是统一的吗?还是每一辆车都要从这七家走一遍?

质疑2、评测的过程是否透明?

  众所周知,评测的结果取决于测试的过程,车辆油耗本身就是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的东西。从目前各大媒体的报道来看,还没有一条关于测定过程需要评测哪些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按照何种标准完成的报道。不透明的过程衍生出来的结果是否能够被市场认可、被消费者认可,目前来看还是个未知数。

质疑3、评测的逻辑是否合理?

  假如抛却一切人本的因素,保证评测结果的公正准确,最重要的就是评测的逻辑了。数据测量的是否准确?数据分析的方法是否合理?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最终结果的产生。简单的例子,小排量车和大排量车的最省油的速度区间显然不是一致的,那么我们评测是不是一刀切?想来机构不会这么无知,但具体如何处理,那就不得而知了!

质疑4、油耗测试,谁来买单?

  对于消费者来说,油耗的多少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是对于兜里银子的考量。如果出台了一项政策,最终买单的是消费者,这多多少少让怀揣血汗钱准备换回将来幸福小日子的消费者心里多少有点不乐意。可能会有人解释,为了更好的对自己的产品有促进销售的作用,汽车生产厂家是愿意出这笔钱的。没错,可想想厂家钱哪儿来的?

车友心得:省不省油 还得靠自己

心得一:与省油相关的六大要素

  汽车的实际油耗与车辆的状态、车主的驾驶习惯、路面状况等有很大关系。从车辆的保养来说,要省油,就得做好清洁和润滑。进气系统一定要保持清洁,畅通无阻。空气滤芯必须经常吹,各连接皮带的松紧度要适当,轮胎气压不能过低,蹄片的间隙也要经常调整、不要带摩擦。

技术解析:油耗过高原因及解决方法

  发动机和底盘的技术状况均极大地影响着汽车的实际油耗。比如说发动机温度过高或过低、活塞环与气缸缸壁磨损过大、化油器主量孔调整不当,地盘离合器有打滑故障、制动鼓有拖滞。如果发现车辆异常状况,应及时修理或更换配件、调整各项参数至正常状态。

心得二:细看汽车省油的九个小窍门

  在日常驾驶过程中如何降低油耗,也成为车主们关注的焦点。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节油的小窍门:避免发动机长时间空转。尽可能避免急刹急起。保持适当的行驶速度。让车辆保持低风阻。做好日常保养。保持正常的胎压水平。给车减负。选择合理的通行线路。早晨加油。

知识讲堂:为啥冬季汽车油耗比夏天高

  冬季里,发动机需要的是保温而不是散热!冬季由于受到流动空气的影响,发动机的温度不容易保持在80~90度之间,发动机会增加喷油量和改变点火提前角度来保持温度,同时汽油的热效率也大大不如热天。另外,为保持正常车速,会不知不觉增加油门开度。这都会增加油耗。

心得三:正确驾驶习惯帮助多多

  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才是节油的根本所在。比如说,正常起步应是低挡起步,缓踩油门踏板并缓慢加速,逐步达到一定挡位速度。另外,直行也比走“弯路”省油;急刹车容易费油;定期保养较省油;减轻不必要的车载重量亦可省油。

修车讲坛:车辆空挡滑行并非都省油

  并非所有类型的汽车空挡滑行都可以省油。电喷发动机的汽车挂挡滑行可以节省燃油。但空挡滑行和挂挡滑行只针对手动变速器的汽车,并不包括自动变速器的汽车,由于自动变速器的特殊构造在车辆行驶时绝对禁止空挡滑行。

工信部发布国标测定综合油耗排行榜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