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当中国汽车产业向世界敞开大门的时候,以市场换技术成为了当时中国汽车人最大的愿望,不过由于当时内资无论在技术研发,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因此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可谓非常微弱,但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关上“合资大门”的时刻……
后合资时代的鲜明特征可以总结为四点:一是中方在合资中的话语权和控制力有所上升;二是合资企业不再是简单本地化生产的代工厂;三是合资企业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四是合资企业已成为外方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详细]
对于中国政府期冀的市场换技术,跨国公司一般采取放弃中间,固守两头的策略。就是关心产品的制造与质量把控,但对核心技术却并不开放。>>>[详细]
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获得了很大的成长。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在中低端轿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正逐步实现向高端车型的转移,并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而这将成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旋律。>>>[详细]
不支持flash
 
[间接获得技术]吴敬琏称应从另一个侧面看市场换技术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舆论,对‘市场换技术’政策提出质疑,说改革开放多年了,市场逐步被外资占领,但技术却没有换到,所以这个政策是错误的。我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片面。不同性质的行业、企业,效果和方式会有所不同,有的是直接获得了技术,而有些则是通过外溢效应间接获得技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在广州本田汽车公司调研时,对该公司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如是表示 >>>[详细]
[带动产业链]合资车型国产化率的提升 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
合资企业国产化的提高带动了国内零部件体系的形成,全球资源的利用让国内汽车企业看到了利用成本优势加速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建立和发展的可能,我国汽车合资企业对国内相关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起到一定作用。其中,广州本田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它的零部件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像广本增城工厂50%的设备已实现国内企业提供>>>[详细]
[汲取管理经验]学习西方管理经验 突破自主发展瓶颈
于中国政府期冀的市场换技术,跨国公司一般采取放弃中间,固守两头的策略。就是对于产品质量更加相关的制造加工技术,外方一般会愿意对中方的员工进行大量的培训,比如,大众刚与上海合资的初期,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他们曾经施行副理制度,即是在每一个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安排中德各一名领导,德方领导的责任就是教会中方学会生产管理,直至自己无事可干,因为这时候的中方已经完全掌握了所有技能>>>[详细]
[人才输入]合资企业全面“输血” 技术等资源全面输出
最值得关注的当属2007年上汽集团高层大变动。2007年10月,执掌上海大众5年的陈志鑫调任上汽集团担任公司执行副总裁,全面主管海外业务和自主品牌。更早之前,2005年,广汽集团下属子公司广州本田原执行副总经理曾庆洪调任广汽集团担任总经理,全面负责广汽的自主研发。与此同时,原广州丰田发动机厂负责人也调任广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担任一把手。还有,为了发展自主品牌,东风集团也调任了大批中高层人才“输血”到自主项目中 >>>[详细]
跨国公司的领先核心技术有哪些?
这是2007年的车坛年谱中的一章,列出了当年的12项“汽车技术亮点”,3年后的今天,我们看看有哪些合资企业的技术已经被中国人全面掌握了? >>>[详细]
中国汽车合资模式30年演变历程
1987年之后的近10年时间里,中国汽车业和跨国公司一直在“国产化率”和“技术消化”这两大利益点上博弈。但是市场换技术收效甚微,国务院后来不得不强推国产化率。
  我们事后来看,不得不承认,合资初期实行“三大三小”的战略布局,短时间内促进了中国轿车产业的布局合理,有利于有限的财、物、人力的集中。但是“三大三小”决策
>>>[详细]
 
微型车
[话语权]质疑一:外方话语权为何总高于中方?
   一位在合资厂工作的业内人士曾经爆料车厂的“潜规则”,几乎所有合资企业中,外方的话语权都高于中方。“对于合资企业生产的每一辆外资品牌车,自然要收取‘品牌使用费’;新车在国内市场进行试制、投产,同样收取‘技术转让费’,甚至合资企业引进试验、制造的设备,也要收取‘设备购置费’。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当然,技术的落后也是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之一。许多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90年代就很成熟的技术,20世纪初才拿到中国来。 ” >>>[详细]
[核心技术]质疑二:股权对等为何核心技术不对等?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宋泓教授至今还记得6年前对国内汽车产业的一次调研。当年宋泓问一合资汽车企业的中方代表:“合资公司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未来你们该怎么办? ”中方代表竟对此问题瞠目结舌。 “中方急需转变观念,要尽快解决‘关键技术通过合资方式转换成自己的’问题,并在合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品牌,形成专利体系。毕竟,我们的议价条件在一天天贬值。 ”宋泓强调。 >>>[详细]
二三级市场
汽车金融
[自主品牌]质疑三:合资企业自主品牌遍地开花为何毫无建树?
  1980年代以来,被看作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利器”的合资政策,在21世纪中国汽车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突然被发现成为了自主品牌发展的桎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合资品牌自主产品也有“开花”,但是凡是有合资的汽车厂商,自主品牌的发展都很少有建树,甚至将原来自有的自主品牌也“甘愿”放弃。而那些没有来得及或者没有实力被国外汽车巨头看上眼的民营或者地方国有企业却在自主品牌发展中大显身手。
    合资让合资的中方满足于利润,而惰于自主品牌的发展,而外方对于技术和品牌的垄断也让中方一直原地踏步,这就是合资30年的现实。>>>[详细]
[收获]质疑四:合资让中国汽车业汽车业“不得其门而入”?
  几乎一穷二白基础上的中国汽车工业在经历最初1950年代的苏联的援助,以及随后20年的停顿之后,非常渴望得到西方世界强大汽车公司的帮助,而合资被认为是最佳的方式。逻辑是:这样的组织形式,就可以将他们的利益绑到中国的战车上,外方在中国的市场拓展,同时就提升了中国汽车合资方的管理、技术、配套等方面的水平,从而使得中国汽车汽车企业能够最终获得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这样,中方通过合资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走到了世界汽车行业发展的现代阶段的门口,但是却徘徊踯躅而不得其门而入,传统的技术差距依然存在,中方获得的只是大量的利润。 >>>[详细]
小型车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获爆发式增长 加速扩张
  伴随着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超过1300万的产销量,自主品牌也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57.70万辆,占销售总量的44.30%,同比提高4.38个百分点。
  然而,自主品牌并没有因此放缓发展的脚步,进入2010年后,多家自主品牌都纷纷招兵买马:回归A股、融资增发、跨国巨头合资、收购其他品牌……这些大张旗鼓的举措背后,无疑显示出自主品牌意欲在汽车市场这块不断变大的蛋糕上切下更大的一块,自主品牌的崛起不容小觑 >>>[详细]
微型车
自主品牌超越日系份额
 2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47.74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0.63%。自去年自主品牌夺取国内市场销售一半份额后,继续保持了这一态势,销量赶超日系>>>[详细]
奇瑞成首家产量突破200万辆自主品牌
  奇瑞汽车第200万辆汽车瑞麒X5在安徽芜湖第五工厂下线,成为国内继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和广州本田之后第五家乘用车累计产量超过200万辆的汽车厂家 >>>[详细]
上汽瞄准自主品牌千亿销售目标
  三大基地的建设成果将在2010年得到集中体现,上海汽车宣布其2010年新车上市计划,将包括4款车型,分别覆盖A0、A、B和SUV,并同时宣布了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 >>>[详细]
研发策略升级 自主品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品牌营销
  经过2009年的对新的细分市场的开发,2010年,国内各自主品牌车企开始将产品细化,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多款全新产品陆续上市,深化和充实旗下多样化的产品线。
  作为在国内SUV市场独树一帜的自主品牌,日前,长城汽车又一款哈弗M2在北京正式上市,而哈弗M2的CVT及四驱车型将分别于4月、5月推出。事实上,不只是长城汽车正在进入产品细化的阶段。进入3月后,自主品牌的新品进入集中发布期。其中,奇瑞风云2两厢奇瑞风云2两厢在昨天正式上市 >>>[详细]
长安福特将推出自主品牌
  长安福特马自达总裁沈英铨和执行副总裁罗明刚表示长安福特正考虑推出属于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未来长安福特将进一步贯彻福特全球“一个福特”战略,不再只引进欧洲车,而是发力合资自主品牌>>>[详细]
北京现代初试合资自主
  作为北京现代首款自主研发车型,名驭是北京现代技术中心在原型车索纳塔的基础上,由北京现代技术中心独立完成外观及内饰全新改款,虽然产品改进的项目并不太多,但相比无疑也是进步>>>[详细]
广汽将推自主品牌量产车
  这款即将于2010年9月上市的广汽自主品牌首款中高级轿车,很可能会与“X-power”一样,也是一款新能源车,但具体是什么车型我们暂时无从得知,也许我们更应该期待它在北京车展上亮相>>>[详细]
上汽自主A级车战略平台启动
  上海汽车集团自主品牌南京浦口基地二期改建工程上周建成投产。这标志着上汽自主品牌平台化战略布局基本完成,南京浦口基地将与临港基地、仪征基地一起,成为上汽自主品牌国内三大生产基地>>>[详细]
 
自主突破
[自主突破]奇瑞进军中高级车 四大品牌战略展露峥嵘
  回顾奇瑞全年的发展,却是在不断探索中度过。从年初的“弯道超车”、多品牌战略,到全年创行业纪录的12款新车投放。在销量与品牌的探索中,奇瑞终于找回自信,并建立起健康的现金流和渠道关系。不过关键的多品牌战略在创业的第一年仍未找到感觉,担负着突破品牌天花板的瑞麒与威麟,依然困难重重 >>>[详细]
[加速扩张]放弃保守策略 长城汽车2010年加速扩张
  一向坚持保守式发展的长城汽车,在国内车市加速膨胀的“催化”下,开始发生转变。相比于早已大举扩张的比亚迪、奇瑞,甚至吉利,长城今天的扩张的确显得有些姗姗来迟,但它仍然希望打“品质”牌在国内汽车市场的红海中觅得一片蓝海。
  此外长城汽车不光打算在未来五年销量提高到现在的8倍以上,并且2015年前,每年都有一个至少30万产能的基地投产,计划在五年之后实现产能200万辆,几乎是销量的十倍之多。>>>[详细]
加速扩张
收购超车
[收购超车]买到核心技术 吉利18亿美元吞下沃尔沃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思当地时间28日下午在哥德堡沃尔沃轿车总部签署了协议。吉利集团收购价约为18亿美元,创下中国收购海外整车资产的最高金额纪录。
  李书福在协议签署仪式上说:“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将成为沃尔沃轿车的第二个本土市场,沃尔沃轿车将在发展迅速的中国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 >>>[详细]
[控股主导]通用售上海通用1%股权 上汽控股上海通用
  由于上海汽车、通用汽车分别持有上海通用50%的股权,根据相关规定,上海通用的收入无法并入上海汽车。而如果通用汽车将部分股权转售给上海汽车,哪怕是1股,上海汽车就能绝对控股上海通用,就可以实现并表。
  而增持后,上海汽车持有上海通用股权将从此前的50%增长为51%。上海汽车对上海通用的投资关系,也将由此前的与通用汽车共同持有转变为控股上海通用,从而可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详细]
控股主导
农村市场
[结盟提升]戴姆勒联手比亚迪研发新品牌电动汽车
  日前,戴姆勒联手比亚迪创立以新品牌命名的电动汽车,因双方在电动汽车架构及电池技术与电力驱动体系中的先进经验将可实现完美融合。德国戴姆勒汽车公司(DaimlerAG)与中国比亚迪汽车公司(BYDCo.)达成协议,合作研发电动汽车。
  戴姆勒表示其在电动汽车架构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比亚迪电池技术及电力驱动体系方面的出色之处将是一个完美融合。 >>>[详细]
 

东风汽车:
东风本田 东风日产
东风标致雪铁龙

长安集团:
长安福特马自达
长安铃木

广汽集团:
广汽本田 广汽丰田

一汽集团:
一汽大众 一汽奥迪
一汽丰田 一汽马自达

北汽集团:
北京奔驰 北京现代

上汽集团:
上海大众 上海通用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争论是否发展轿车项目到如今的轿车消费占据汽车市场7成,从“三大三小”布局到上汽南汽合并、自主品牌崛起,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从为换外汇寻求外方合作,到消化吸收技术再创新完成自主建设,树立自主品牌,中国汽车工业开放合作的目的也出现了不小的调整。 >>>[详细]
 
·自主品牌居多 北京车展七款SUV首发车前瞻 (12日)
·奇瑞自主CVT自动变速箱将在北京车展亮相 (12日)
·突破自主品牌技术瓶颈 众泰乐睿CVT系问世 (12日)
·长安福特不再只引进欧洲车 将推出自主品牌 (12日)
·发力自主品牌 抓住后合资时代的战略机遇 (11日)
·自主品牌"中国长安"将首次亮相北京国际车展 (09日)
·突破玻璃天花板 盘点五大自主品牌华丽转身 (08日)
·新使命新选择 解读中国自主品牌新路径 (08日)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须破自主创新等四重障碍 (07日)
·借力海外收购是自主品牌的真正机会 (07日)
·汽车政府采购市场或将变局 自主品牌抬头 (06日)
·联手美国民企 自主品牌欲破新能源车难题 (06日)
·汽车政府采购市场或将变局 自主品牌抬头 (06日)
·好开又省油 四款自主无级变速车型推荐 (06日)
·彻底放弃汽车产业合资政策限制 (12日)
·合资政策会寿终正寝吗? (12日)
·自主品牌发展须破四重障碍 开发首当其冲 (08日)
·合资品牌抢食低端市场 自主品牌仍需提升 (30日)
·自主品牌减震器 未来发展之路究竟在何方 (29日)
·丰田汽车陷“召回门”成自主品牌的机会? (29日)
·丰田召回门后 自主品牌莫乐观谈弯道超车 (29日)
·车企掌门解读自主品牌出走 看重实力提高 (28日)
·张小虞:自主品牌要做强汽车装备制造业 (26日)
·率先刮起低碳风 12款自主品牌电动车大比拼 (26日)
·警惕自主品牌的大跃进 丰田召回下的反思 (24日)
·研发策略升级 自主品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23日)
·自主品牌北京车展集中发力 走进新能源时代 (23日)
·中国汽车产能大起底 分析自主品牌计划 (22日)
更多车展回顾

2009广州车展

2009上海车展

第80届日内瓦车展
Copyright © 1998 - 2011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