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

总主题:发展与创新

年度主题:并购重组

时间:2010年4月22日(上午)

地点:春晖园温泉度假村会议中心

主持人:中国汽车报社副社长 辛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贺力平

德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姜捷

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庆洪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留平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

主持人:尊敬的郑主任、张主编,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非常高兴我们相聚在北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汽车创新论坛的主办方中国汽车报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规划出台后,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无论从产量、市场、发展速度还是企业的自身发展,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今年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详细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前不久李玉钟(音)部长提出从更高层面破除并购的机制和体制的障碍,对我国汽车行业而言,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企业兼并重组将是今后一段长时间重要的任务。2009年至今,汽车行业关于兼并重组的热点很多,比如说广汽长风的战略整合、新长安集团的成立,以及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等等,这些案例都让我们看到中国汽车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框架。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新形势下,离不开自主创新,我们要在企业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得以体现,第八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在发展与创新的永久主题下将“并购重组”作为今年的论坛主题,我们希望中国汽车企业加倍产业调整的步伐,共同面对汽车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寻求在新形势下的问题。

中国汽车报社多年来始终关注汽车行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为大家共同搭建平台,讨论新的发展途径和创新的思路。

首先,有请中国汽车创新论坛的创办放中国汽车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庆文先生致词,有请李社长!

李庆文:尊敬的郑主任、尊敬的张总、尊敬的孙部长,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支持中国汽车创新论坛,感谢行业的几家组织我们一起合起手来办这个论坛,感谢北汽和顺义区政府为这个论坛提供很好的条件,这个论坛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今年是第八届,这个论坛代表、记录了中国汽车业的路程,这个论坛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业界自主创新的旗帜,我们对这个论坛的态度是要坚持下去,要使这个论坛成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一个品牌性、世界性、号召性的论坛。今年的论坛主题是“并购重组”,在此我把我们中国汽车报社最近思考的一些想法向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和企业界定的代表做汇报。

世界工业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市场是没有经过并购重组的浪潮的,“并购重组”可以说是我们技术进步的重要加速器,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也是实现我们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作为世界工业中的重要支柱,世界的汽车工业就是在百年的不断兼并重组中技术、产品在不断的升级,成为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最重要的一个支柱产业。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世界汽车工业兼并重组的历史是不是从五个方面加以历史性的梳理?看一看它的脉络?我们经过研究和观察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从兼并重组的动力看,世界汽车工业兼并重组走过了一条差异化互补的道路,也就是说世界汽车工业兼并重组有一个中心,就是始终追求速度和自己的能力这样一个动力,从动力来说它是由发展决定了它的动力。在快速成长的市场上销售不是问题、利润也不是问题,这就是今天我们中国汽车产业所面临的一个市场格局,也就是说我们的销售和利润都是同步增长的,对发展的能力和发展的规模更大化是我们最大的制约,因此历史上在快速成长的市场上最常见的汽车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就成为了第一动力。常常这种动力对于兼并重组能够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最典型的例子比如美国通用,它就是一个兼并重组的历史,在他100多年的历史中不同阶段都有兼并重组的历史,他们由于兼并重组使通用汽车长期占据世界汽车第一规模的优势。尽管近年通用出现了重大的危机,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兼并重组,但是这也不否认兼并重组在通用汽车的历史中仍然是一道主线。

再比如说福特,福特应该是兼并重组方面的代表,但是在他将近100年的历史上也相继兼并了一些知名和著名的企业品牌,也就是说尽管他自己独创了世界工业的流水线,但是福特公司也没有说他不进行兼并重组,兼并重组也成为他维持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第一或者第二位置的重要措施。

再比如说德国大众,他70多年的历史中也通过兼并重组相继获得了包括奥迪、比亚特、斯柯达等著名品牌,由于兼并重组使他成为世界重要一流的汽车企业,尤其是兼并奥迪这样的企业。

我们通过这种观察也看到,依靠规模带来发展速度和能力的同时,我们汽车企业的企业家就会把眼光投向制造资源、品牌资源、人才资源。刚才我跟一些企业家交流,有些企业又有一些新的观点,我完全赞同,中国汽车企业也处在这个阶段,寻找自身短板的资源进行兼并,比如说最近北汽成功兼并萨博,其实就是弥补自己的短板,迅速的使自己掌握一些核心技术,我个人以为这种道路应该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地方。

第二,从兼并重组的范围看世界汽车工业的兼并重组轴心始终追求的是更大的汽车市场份额,或者说在世界汽车版图上占有更大的领域。如果市场都不具备竞争优势那就无法做大,也无法做强,更能想象在本国市场做大做强,怎么可能在国际市场上生存发展,更谈不上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大企业、强企业。所以我们的兼并重组首先是要在国内展开,必须是以规模扩大为基本前提,在国内市场份额中占有相对的甚至是不容忽视的优势的时候才能够走出去,或者这个时候才能有走出去的条件和实力。

最典型的例子,比如美国汽车,1913年以前美国有75家汽车轿车企业,当年由于福特流水线的诞生随后淘汰了23家,但是也没有停止他的兼并重组,到80年代剩3家,这就是美国汽车工业在轿车领域给我们留下的历史。

在亚洲和欧洲、美国、欧洲都有这样的例子,这足以证明跨国并购既可以跨地区也可以跨大洲,全球范围内的兼并重组,在我们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错过。一开始我们认为从兼并重组的形势上看世界汽车工业的兼并重组走出了以企业吞并为主到企业控制为主的道路,典型的例子有比如通用历史上采用的兼并方式是吞并的方式,福特吞并了沃尔沃,福特汽车持有沃尔沃百分之百的股权;另外也有用股权控制的方式实现兼并;第三种方式是相互持股,这也是企业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比如雷诺、日产与戴姆勒,虽然是相当性的持股,但是它表明这些企业之间进行了战略合作,这也是进入新的世纪企业兼并重组的新趋势;第四,从时机的选择上看世界汽车工业的兼并重组走过了一条危机为主到以合作为主的道路,其核心是追求做大做强,也就是说当危机来的时候许多企业价值大大降低,往往是兼并重组的最好时机。我们这次的金融危机中,中国汽车企业在兼并重组中表现的尤为抢眼,北汽购买了萨博和技术平台,吉利全额收购了沃尔沃,我们还有一些其它企业,包括零件企业的并购行为在世界汽车工业的范围内是十分引入注目的,后来的石油有机又进步了加大了兼并重组过程。还有一些其它环境有会造成企业陷入困境之后,必然会给兼并战略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时机,这样的例子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是在世界汽车工业的兼并重组中失败的案例也有,比如通用、菲亚特双方各自是很强的企业,各自难以融合最终分道扬镳。再比如通用与大宇,通用最终也没有能够将大宇这家充满浓郁的韩国文化的企业带入到正规发展的轨道,同样中国的企业上汽集团最终也没有使大宇这家企业走出困境。也就是说目标融合、文化融合同时进行十分重要。这还不够,最终因为市场竞争力失败的例子也有,比如说福特收购捷豹,这既没有解决福特的竞争力问题和捷豹的竞争力问题。这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其意义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历史的梳理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一、无论什么情况下的兼并重组、什么形势的兼并重组都有成功、有失败,成功和失败是相伴的,我们要做好不失败的准备,但是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失败的可能,没有哪一条道路可以无忧无虑、可以照抄照搬、可以保证我们的兼并重组都能够顺利成功。

二、由于中国市场迅速扩大,同样由于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迅速崛起,世界汽车工业兼并重组的重心开始向中国转移,可以预见未来世界汽车工业重要的兼并重组都将与中国有关,或者说多数会于中国有关。我们在这里是不是可以这样讲?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汽车工业兼并重组的主战场在中国,未来世界汽车兼并重组的主角是中国企业?

三、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大,中国迎来了汽车工业的重大发展时期,我们的企业也要不失时机的走出去兼并重组,并且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不是追求规模,而是追求增强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能力。

谢谢大家!

主持人:刚才李庆文社长从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对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对中国汽车行业今后兼并重组提出了几点思考,再一次感谢李社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多年来在产业政策、兼并重组,包括新能源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下面有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先生致词。

董扬:继李社长刚才逻辑缜密、慷慨激昂的风格之后,我想改一下,我想先讲个故事。甲和乙去打猎,甲跟乙说你先等一会,一会甲被一头野牛追着到了乙的面前,甲很快的逃犯跟乙说“你把它处理了我再找一个更大的来”。对于兼并重组就是为了资源的整合,怎么样把内部资源整合起来,一加一大于二,整合市场,怎么样把市场协调起来,而且还要对付很复杂的文化冲突、劳资关系都是非常非常复杂的,所以我想借此论坛给企业提一点建议、希望:祝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希望北汽集团跟萨博的合作、重组,发展的又好又快!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

下面有请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组委会秘书长王侠先生致辞。

王侠: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媒体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北京车展明天就要拉开帷幕,在这里向多年来支持我们车展的领导、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中国汽车创新论坛到今天已经举行了八届,今年的主题是“并购重组”,在现阶段下我觉得探讨这个问题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经过09年危机的洗礼,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可以说是化危为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市场,明天全球汽车产业最为关注的车展盛事之一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将拉开胜利的为了帷幕。北京车展气势恢弘,较之以往,北京车展畅想绿色未来,更加亲切自然的新产品,以及中国汽车公司美轮美奂的展台设计将会给大家带来难以忘怀的汽车体验,这次北京车展将有89辆全球首发车,共有95辆新能源车。

我有三个问题与大家分享:

第一,中国汽车创新论坛每年会确定一些不同的主题,大家看到从09年到现在,很多的汽车企业国内重组、跨国并购吸引了业界很大的关注,引起大家关注的不仅仅是重组本身,从这中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我国自主品牌的不断成熟,兼并重组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从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兼并重组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成果,企业整合资源、共享开发平台,从而降低运营和开发成本,提高企业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更好的促进这个产业的繁荣发展,服务于中国汽车工业从大到强的发展战略。

我在这里提一点希望,我们的企业在整合和重组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产品发展的需要、资源互补的需要、从降低成本的需要而进行兼并重组,而不是为了做大而做大,应该因为做强而做大。

第二,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需要国际化的企业也需要国际知名的品牌,我国的汽车工业不断的发展壮大需要有几家中国的品牌能够成为国际化的企业,时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是中国汽车企业到现在还没有跻身于世界跨国企业的行列,所以中国的品牌到目前还没有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品牌。兼并重组可以理解为打造国际化的知名品牌、企业的前提条件。从09年广汽、长城的战略整合,新长安集团的成立,吉利收购沃尔而等等,这表明我国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是一种趋势,我国已经有很多企业出口到了各国,技术在不断成熟,相信产业的发展必将能够造就企业跨越式的发展。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全球市场中中国汽车也能拥有自己的风采。

第三,经济危机形势下我国汽车市场一枝独秀,政治势力功不可没,还有就是我国汽车企业能够调整经济危机的各项战略、产品,制定适合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实践证明这些策略都是成功的。源源不断的创新理念才是企业由大变强的根本,我们希望我们这个创新论坛能够鼓励企业发扬创新精神。

无独有偶,在2011年的上海车展我们的主题将是“创新未来”,我们的目的也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平台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也促进中国汽车界和世界同行的交互融通取得更大的发展。

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会长也是北京和上海车展的秘书长,刚才他就北京车展现状、情况给大家做了个简单的介绍,同时对兼并重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说企业的兼并重组应该从企业的战略、产品规划和资源互补的角度兼并重组,而不是为了做大而是整合,这个非常重要。

北京顺义区应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港,因此也成为首都和中国的名片,这里既是已经延续数百年传统制造业的发源地,也是现代汽车制造业日新月异的标杆,每天都有成批的汽车驶向生产线,如今现代化工业已经成为顺义区乃至首都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在顺义区内已形成了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多支点的产业格局,第八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也是北京顺义区深化产业发展,支持中国汽车发展与创新的表现。

下面有请北京顺义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建国先生致辞!

吴建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在这里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第八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这是我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一次盛会,在此我代表顺义区委、区政府对各位领导、企业家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欢迎,对长期以来支持顺义区发展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顺义是北京市重点新城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是北京奥运会水上项目和2009年第七届中国花博会的举办地,近年来我区吸引了现代汽车、新国展展览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顺义,形成了汽车制造、航空运输、食品饮料、会展经济等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区域经济年增速在20%以上,顺义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汽车产业核心区,一直致力于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北京现代、北京汽车生产基地为中心,以北京现代、北京勇现(音)为龙头,近百家配套企业为主体的汽车产业集群。

展望未来,我区将紧紧围绕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建设世界空港城,积极构建国际枢纽空港、高端产业新城、和谐宜居家园,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功能区。

在此,我衷心的希望各位一如既往的支持顺义区的发展!祝各位身体健康、事业兴旺,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和谊先生致辞并发表主题演讲!

徐和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够参加第八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并购重组”,我想借这个机会把北汽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向各位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兼并重组是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是资源的交换和转移,目前国家鼓励汽车企业要积极的走出去,让我们有机会去国外整合好的资源,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汽车产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向中国转移。中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大好环境,为我国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信心。也为响应国家号召,实施兼并重组战略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实施兼并重组是我们企业做大做强的路径之一,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表面上是一个市场的战略问题,根本上是在国际上分工的战略地位问题。我们将从产业低端向中高端转移是必然的,中国企业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变,从市场、技术合作向自主研发方向的转变,都是我们在未来国际分工中占有地位的前提,因此我们的企业怎样走出去必须放在国际分工层面上长远的策划好。

在海外投资上来讲对我们的制造企业来讲技术是核心问题,围绕着技术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操作:一是技术的购买,二是技术的输出。技术的购买就是我们常说的海外并购,是我们利用资金优势获取国际先进的知识产权为目的,洋为中用以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技术输出,使我们在拥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利用资金优势在海外投资建厂,直接销售我们的产品。

兼并重组的发展战略是北汽做强做大目标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我们抓住有利时机在海外投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成功的收购了瑞典萨博的知识产权,另一个是在海外投资建厂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与北汽买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买进来就是抓住时机,购买我们最需要的资产和技术,以此加速我们自主品牌的研发,更好的贯彻我们的技术路线;走出去就是立足于全球,尤其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对外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具有巨大的汽车市场潜力,极早在那边建厂并销售我们的产品,扩大我们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和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海外收购上我们收购的重点集中在知识产权上,中国的汽车企业能否真正的走出去?是否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汽车企业集团?最根本的还是看我们的支柱品牌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是否具有国际的知名度,而这个知名度并不是依靠短期的价格优势取得的,而是依靠长期的技术、质量、安全设计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来保障的。

基于此北汽的自主品牌常用车和乘用车的发展,国内的一汽集团、上汽集团都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我们曾先后与欧美70几家集团接触,并最终于今年年底成功的实现了萨博的知识产权收购,收购萨博不仅仅包括它的整车、发动机、变速箱,同时还包括整个的技术研发、质量管理和标准,供应商的开发及管理等一整套企业,这些是一个企业必须通过长期的积累才能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作为北汽买到的萨博60多年的积累,可以说买到了以往汽车企业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东西。收购后能为我所用,这也是我们海外收购的初衷。作为北汽来发展我们的自主品牌的同时,将逐步的以技术为支撑,大力的发展包括整车、发动机、变速箱等自主核心零件产业,逐步带动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反过来,自主零部件发展起来以后又会有效的促进整车的发展,如此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在萨博技术基础上开发的北汽自主品牌的轿车部,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北京牌轿车将于明年正式下线上市,我想强调的是,这款车并不是对萨博技术的简单复制,会更多的融入北汽研究的技术精华和中国元素,在技术上、性能上都会很优秀,我想届时大家可以跟我们一起分享北汽收购海外企业的成果。

我认为收购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技术和加速发展的平台,买回来以后还是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如果单纯的想靠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来实现技术领先,我认为这不可能实现。关键还在于我们自身对于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对于技术的更新升级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对此我们对于收购萨博知识产权发展我们的自主品牌轿车完全充满信心。

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北汽坚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实行技术合作与市场合作双向并行战略:

技术合作是为了市场合作而服务的,北汽集团旗下的北汽福田汽车,这个品牌目前它的价值已经达到了268亿,在中国商用车领域排名第一,这为我们在海外投资建厂提供了基础条件。

在海外投资战略方面北汽的做法是:一是寻求技术合作,扫除进入国际市场的技术障碍。

二是筛选市场,在投资策略上我们坚持产品导向,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首先考虑在洗车生产相对落后的国家投资建厂,发挥我们的产品比较优势,在这些国家投资建厂,挤出效应风对微弱,易于得到当地国家的支持。现在在西亚、东南亚、南亚、非洲、东欧一些国家地区已经投资建厂,目前福田汽车的扩展已经遍布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福田汽车将在未来建立更多的全资市场和事业部。

三,投资适度规模,循序渐进发展。我们考虑的是先投资建厂,在产品初步得到市场认可后,并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后,再逐步的扩大产能,通常我们的做法通常是从组装的工艺来看。

四,拓宽国际视野,储备国际人才。北汽在人才的全国化布局已经基本完成,而全球化正在启动。公司的全球化发展对人才结构可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能否跟得上成为我们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立足的关键所在,所以为此近几年来北汽集团也好、福田汽车也好,我们在国际、国内举办了多场人才招聘会,现在不仅围绕技术领域,包括产品的开发,也包括擅长公司并购、熟悉西方法律,政策、金融等多方面的人才,我初步统计了一下这几年我们的海归大的小的现在整个集团有500个。

总之,北汽集团在奉行国际化战略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我相信北汽在饯行国际化战略方面会走的更好、更远,对此我们充满了信心,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界领导、专家的指导,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了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先生,下面欢迎郑主任讲话!

郑新立:同志们,上午好!

首先,祝贺中国汽车创新论坛胜利召开!借这个机会我想围绕自主创新这个问题讲几个观点,和汽车界的朋友们共同探讨,我想讲的题目是“以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带动汽车产业升级”。

第一,利用重要的市场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做大做强。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去年我们的汽车产销量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达到了1300万辆,今年一季度汽车的销售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我预计,中国汽车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少还可以延长20年。为什么这么说呢?早在100天以前我们汽车产业创造了即兴生产线,老福特有句名言“让造车的人买得起车”,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100年了,现在造车的人买得起车终于在中国有机会实现了,中国现在开始进入一个让造车的人买得起车的时代!不仅城市人能买得起车,农村人口也要买得起车,我国有13亿人,汽车要进入家庭,大家可以想像这个产业有多大啊!所以我认为中国汽车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少还可以延长20年。

中国汽车的市场这么大,这个机遇属于汽车界的所有企业,但是我认为首先应当属于我们中国的企业,属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汽车。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帮助中国人发展汽车产业,帮了很多人圆了很多梦,当然他们也从中间拿到了一些利润,他们的企业也得到了发展,这是个双刃剑,但是我们引进跨国公司、引进技术的目的,我想还是在于怎么能够激发国内的企业发展起来,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能力发展起来?所以利用这个汽车发展的黄金时期使我们中国的汽车企业迅速的做大做强,这是我们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我们汽车界的期待,是全国人民对汽车界的期待,也是我们汽车产业所有的从业人员义不容辞、历史性的责任。通过中国汽车市场把你们做大以后我们还要走出去,到海外去投资,占领海外市场。

所以我想讲的第一个观点,怎么样利用自己的市场把自己的汽车产业做大做强,这个问题需要大家认真的讨论、认真的思考。

第二,要以奇瑞、吉利、菲亚特、北汽福田为榜样加大技术的研发和投入。近年来我国一些民营企业进入了汽车产业以后,成为了汽车产业的“黑马”,虽然他们时间很短,但是发展很快,而且以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进入市场,跟我们原有的国有企业形成了竞争的局面。他们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方面作出了骄人的成绩,值得我们国有企业包括我们的央企虚心的向他们学习。

奇瑞的尹同跃同志来了,前两天我去奇瑞待了一天,我觉得他的经验就三条:

第一,从中低档开始向高端延伸,一开始就是自主品牌,一下就打破了中国企业不可以搞自主品牌的神话,在此之前一直有一个神话,搞一个自主品牌的汽车需要上十亿美元、需要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干,奇瑞呢?他的自主品牌轿车出来以后这个神话就破灭了。我听吴邦国同志亲自讲了一个故事,他到南美一个国家访问,这个国家拿出了两辆接待外宾的接待元首用车,一个就是奔驰,一个就是奇瑞的东方之珠(音),吴邦国同志选择了他支持的奇瑞生产的汽车。奇瑞还引进了大量的人才,办了30多个零部件公司,大部分都是以海龟人才领头搞出来的,从零部件的国产化到整车的国产化在稳步的提升。另外就是出口,先占领国外市场,回过头来再打国内市场,奇瑞的出口多年来保持第一。中央领导看到这种情况非常高兴,说奇瑞真是国内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第二个值得学习的就是吉利,吉利的这种敢想敢干、敢拼敢打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前段时间我们说国企不敢收购沃尔沃,只有吉利这样的民营企业才敢于承担这样的风险。在今天国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不冒风险就等于没有成功的希望,所有的成功都是从敢冒风险中得来的。李书福能不能把沃尔沃的文化消化掉?融合进来?现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这方面我们相信吉利能够成功,我们也相信李书福能够成功,有办法把沃尔沃消化掉。

第三个值得学习是菲亚特,菲亚特现在销售额增长很快,特别是在电动汽车方面很快就要推上市,他利用他原来做手机电池的技术、经验,推广到汽车的电池上面来,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也是走了一个捷径,他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学习。

第四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北汽福田,在商用车的领域现在品牌价值全国第一,而且大量出口。

这四个企业都是民营企业,都是国企的“小老弟”,而我觉得“老大哥”也不要看不起这些“小老弟”,我认为为中国汽车产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也可能是这些民营企业。

第二,通过兼并重组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高度的国际化,很多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在国际市场中都能现成的买得到,我们怎么能够充分的利用国际市场现成的国际资源,拿过来为我所用,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就是说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技术的最前沿冲击,现在这个条件已经具备了,所以我们汽车产业的发展不能关起门来。这些年来中国的汽车企业走出去兼并重组有很多案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概括一下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有四个方面:

一、一定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并购对象。比如说我们四川一个企业要兼并美国的悍马,我觉得这个决策有点太冒失。

二、一定要拥有你消化所收购企业的技术能力,在消化的技术上能够有所创新,形成新的拥有自主产权的技术和自主品牌。

三、在文化上一定要融合,无论是兼并韩国的企业也好、欧洲的也好、美国的也好,一定要使企业接受企业的融合,这些方面在其它行业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像海尔走的就是低成本扩张的路子,发展的很快,他有一个重要的经验,我兼并一个企业就消化一个企业,把你改造成真正的海尔企业然后再兼并其它的企业,所以现在海尔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000多亿元了,成为一个跨国公司了,作为企业行业要兼并一个企业,必须让它接受你的文化。

四、着眼于全球市场。兼并过来以后,生产新的产品,扩大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同时还要提高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第三,最后一个观点,要改进国有企业的机制,形成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目前对国有企业的考核侧重于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当年的实现利润,这是对的,但是仅有这两个方面的考核还不够,还应当对企业研发的投入,特别是在资产保值增值里面不能只看有形资产的保值增值,更要看到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现在的企业研发的技术成果,形成的新设计、新产品、技术专利没有一个考核评价制度,没有列入对国有资产考核的范围之内。这也是我们国有企业在研发投入上舍不得花钱的一个重要后果,导致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落后于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我在政协提案上提了一个题目,叫做建立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在这里提出让各位了解,谢谢大家!

主持人:再次感谢郑主任的精彩演讲!

本届论坛也非常高兴的请到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先生,作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多年来李主任一直关注并支持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产业政策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有请李主任演讲!

李稻葵:非常感谢辛总的热情介绍!尊敬的郑主任、尊敬汽车界的朋友们、尊敬的媒体界的朋友们,早上好!非常高兴参加第八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正像刚刚主持人介绍的,我长期以来非常骄傲的一件事情,我相信我是经济学界最大的车迷,同时在车迷里面我也是最关注经济形势、最关注汽车产业发展的爱好者,所以有这个机会跟各位交流非常难得。今天我想利用宝贵的时间跟各位交流三个观点:

第一,中国汽车的行业遇上了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十年我敢肯定,刚刚郑主任说的二十年,我想也完全有可能。在这个观点之上我稍微做点补充,我想中国汽车业井喷式的发展,本质上跟当年的日本、韩国有所不同,我们要高度的、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发展的特殊性,我们的模式可能跟当年的美国是比较类似的,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跟日本、韩国是不同的,为什么这么讲?就是因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支柱或者特点,就是我们自身广阔和完全没有开发出来的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的需求前景之广我们刚刚看到了一个头儿,尤其我们的乘用车的发展可能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是以自己的市场为主的,当然不排除我们一部分企业做出口产品,但本质上来讲从特征上来讲我们跟当年的日本、韩国恐怕不太一样。同时呼应一下郑主任讲的一个观点,在国外看到我们自主品牌的产品作为一个中国人由衷的高兴,但是未来未来十年来我国的汽车产业主要市场在国内。

第二个观点,我想讲一点忧思,我非常担心这一轮“青春期”井喷式的发展,如果我们抓不住这个历史机遇的话有可能会在10年或者20年之后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后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忧思:

一、自主品牌,自主品牌能不能上一个台阶,能不能利用10年、20年“青春期”的增长培养出自己的奔驰、宝马,这一点我觉得比较令人担心,固然我们今天有了奇瑞、比亚迪、吉利,但是这些品牌正在起步,尽管起步很快,但是实事求是讲这些品牌都还处于低端,我知道奇瑞在搞麒麟,吉利在搞帝豪,但是我觉得要考虑到现在汽车行业各路诸侯都在这里竞争,有国外高端的品牌奔驰、宝马在这里生产,沃尔沃也要进来,所以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能不能利用10年的时间创造自己的品牌非常重要,尤其要提醒我们的企业家,不要以我们利润的同步上升为骄傲,我们眼光要看远一点。

二、技术能不能创造出出一批符合中国市场特色的,有中国自己自主产权的突破,这一点我也比较担心,我们注意到在今天的汽车市场里面,我们的自主品牌大量的技术是比较成熟的国外的技术,我们通过并购或咨询公司合作获得了一些国外的技术,我们的变速箱吉利并购了澳大利亚的BSI这个公司,这些技术都是比较成熟的,但是中国的市场是非常大的,中国市场的基本特点跟国外又不一样,我们完全有能力、完全有机会,应该有这个雄心,创造出符合中国市场、符合中国百姓使用习惯的技术,我担心的是什么呢?我担心的是当我们沉醉于30%、40%高速增长的时候忘记了我们的自主研发,而国外有自己的技术储备,雷诺已经准备搞全电动的汽车了,再过5年、10年当这部分国外的竞争对手从危机中复苏过来,我们是不是又落后了?是不是又变成了一个大而不强的产业?我担心这个事情,固然现在北汽并购了萨博,获得了萨博的技术,但我也要稍微泼一点冷水,据我了解萨博的研发是不如被通用收购以前那么有效的,沃尔沃也有同样的问题。我刚刚说了我是汽车的车迷,我以前买过一部5年旧的二手萨博,香港人不喜欢萨博,我非常喜欢萨博,我称之为空军一号,座椅非常舒服,但是动力组成它比较落后,它的技术当时领先,现在不见得是最领先的。

三、成本上升的压力,今天我们的自主品牌、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汽车厂占的一个优势是成本,毕竟劳动力还比较便宜、环保要求还不够高,但这个成本优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丧失,低端劳动力的工资现在涨的很快,而且也应该涨,中国经济涨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涨工资,这一点我跟郑主任高度一致。第二个是什么成本呢?国际原材料价格也要涨,现在印度、巴西、拉丁美洲国家蓬勃发展,这些国家将成为世界经济最新的增长点,他们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城市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又离不开原材料,所以国际原材料价格会上升,钢、铝、石油化工的价格都要提高。第三个是环保标准要提高,国家肯定要在各种各样的节能减排方面出台一些财政的税收政策,这也无形中带来了生产成本的提高,这也不是坏事情,但是对于产业而言一定要注意。所以我想,从现在开始中国经济成本上升的压力已经凸显出来,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已经出现了成本上升的压力苗头,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这一点就很危险。

第三个观点,我坚信我们的车厂一定能够抓住机遇,能够解决好我刚刚说的三个问题,我坚信这一点,怎么解决?咱们

一条一条讲:

一、自主品牌问题完全有办法,走两条路,我们自己的奇瑞、自己的北汽搞自主品牌,但是在这个方面我特别要呼吁各位老总们,一定不要忘记这批50后、60后出生的人,我们现在还有购买力,我们还有上海牌、还有红旗、北京牌,70后、80后不知道这些这些是什么呢?所以我呼吁感觉恢复这些品牌,再过10年这个机遇可能就过去了,赶紧抓住机遇恢复一批民族品牌,利用50后、60后还有购买力的时候,等我们退休了、没钱了你再做也来不及了。

另外,品牌可以移植,我看上汽搞的荣威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什么是品牌?品牌的根本是文化,并不是技术,需要培养一批车迷,培养一批俱乐部,培养一批追求者,比如迷你品牌,本来是英国的,被宝马兼并过去,他之所以这么火是因为有俱乐部,有迷你的唱片、有迷你的杂志、有迷你各种各样的活动,就像一个摇滚乐的乐队一样,这一点需要老总们引起注意,品牌是靠宣传、靠文化,是靠媒体轰炸出来的。

二、技术。城市与城市之间现在我们国家主要还是靠高速铁路,德国车我认为是60以上,而我们国家适合的是城市用车,也就是60下,60以上德国车很好,但60以下就不行了。短期搞混合动力,长期搞纯电动,而且我建议不要搞充电器,加油站赶紧出规格,用同一规格的电池,接个口就完了,每家每户不要搞复杂的充电器,所以一定要搞充电技术、搞充电站,晚上充电、白天开车,所以技术上要结合中国的特色突破。

三、成本。成本也要降低,怎么降成本?两件事情:研发是很贵很贵的,国内几个车场可不可以签订一个战略协议,比如奇瑞、北汽可以搞战略研发嘛,你们共同研发出一个发动机,研发出来两个品牌都可以用,消费者不知道无所谓,一般人搞不懂,而使你降低成本了。另外,一些主要的零部件是不是也可以搞一点战略同盟,消费者看不见的一些零部件你跟北汽、上汽合作合作,用同样的设计、用同样一个供应商,可以把成本降低,在研发、供应链上搞一个战略同盟的话可以打幅度降低成本,也为今后汽车产业的并购重组创造一个条件。

最后,我想表达一个非常坚定乐观的看法:我坚决相信中国汽车工业一定能走出有中国品牌的、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希望各位早日实现这一目标继续奋斗,谢谢各位!

主持人:今天我们也有幸请来了关于跨国公司研究的专家,他就是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先生,有请王所长!

王志乐: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参加第八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我觉得这个论坛确实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推动了中国企业不断的创新。但是我觉得中国企业创新现在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所以我觉得在考虑创新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全球化的背景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当然也要看到带来的挑战,所以我想讲三点:

第一,看一下全球产业发展的情况对我们汽车产业的影响。全球产业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讲的是全球性的产业。通过我们调查了很多跨国公司,我们发现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跨国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从跨国而走向了跨国经营,形成了全球性的公司,很多产业也逐渐成为全球性的产业,这些产业有几个特点,对全球的资源全球整合、全球布局、全球配置,这里有几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根据世界投资报告提供的数据,世界上一些重要的产业在冷战结束以前,全球化程度大大提高,比如说汽车和配件这个产业,联合国把13家最大的公司的数据统计在一起,发现90年代初期他们的跨国程度是35.8%,这个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也就是说他们国外的资产、国外的员工,一平均为35.8%,但是到2007年已经提高到了56%,07年的数实际上是去年9月刚刚发布的,因为联合国只发布两年先的指数。

很多产业在这些年中都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对于汽车产业而言有很多因素,成本的压力、技术的突破催生汽车全球产业的出现,我觉得这给我们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一个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在这个微观的企业层面要求我们的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在全球整合、吸纳、配置资源,成长为发源于中国的跨国公司甚至是全球公司。在这个产业层面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挑战,过去我们一讲发展产业就是我们要怎么做,我们要自成体系、自力更生,但是在这个全球化以后在一个地域内已经难以发展纯粹的全球化产业,只有在全球布局的条件下才能发展成全球产业,前些年我们引进跨国公司这使我们被动的融入了全球产业,而30年以后我们怎样主动的融入全球产业,也就是说从过去引进来为主,现在是不是到了走出去、引进来并重的阶段?由于全球产业的出现,现在中国公司有可能在价值链的某一个点就能融入全球产业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这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机遇。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认为跨国并购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捷径,因为我刚才提到由于出现了这样一个全球产业链,所以这是我们的一个挑战。企业对企业这种单体竞争现在上升到产业链跟产业链的竞争,所以在一个国家地理范围内已经难以自成体系发展某一个产业,所以能否掌握产业链的一个关键环节,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提高和一个国家产业安全的关键所在。

但是在并购问题上,我们国内前两年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些看法不够清晰。对外国企业并购国内企业前些年看法有点消极,我们对这些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这个并购实际上是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而且我们调查的20家企业没有一家真正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的,应该说过去的一些报道中有一些是失误的,所以我们把这些研究成果也报到了我们部的领导。值得高兴的是,最近国务院有了明确的表态,今年4月6日发了一个9号文件,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

与此同时,我认为要想从过去被动的参与全球化变成主动的参与全球化,应该通过引进来的并购为主怎么样把走出去的并购并重,前期我们调查过吉利公司收购DSI自动变速箱的技术,其有这次收购沃尔沃,虽然不能说一定成功,但是我觉得这种大胆的尝试是值得学习的,而且这代表了过去中国被动的全球化现在开始主动布局。

第三,按照全球产业发展的规律来发展我们的汽车工业。现在两个口号提的比较多,一个是自主创新,一个是自主品牌。我的观点是,自主创新是在对外开放中的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是通过多种途径创造自主品牌。我觉得在前些年报道和宣传上有一些偏差,因为在中国原来的传统中把经济意识形态化是非常容易出现的,而我们的一个成果就是“去意识形态化”,而且郑小平做了一个伟大的贡献就是把经济回归经济规律,比如“黑猫白猫论”等等。所以我们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应该有这种全球的视野和务实的态度。

这样就提出一个问题,这30年比如跨国公司的项目,还有民营企业像吉利的做法,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态度呢?我认为应该形成各种格局,就是中央提出的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竞争格局,这次国务院的文件非常明确的提出要鼓励外资进一步参与竞争,这样在技术创新上、品牌上都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这就符合了经济发展规律相互促进、相互合作,而这30多年的经验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突出的,不光是汽车产业,其它产业也是这样,

所以,我的结论是中国企业的成长壮大有赖于各种所有制企业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和相互融合,只有这样中国的汽车产业就有可能全面的、深入的融入全球产业,而在全球产业中不断的提升,不断的从低端走向高端,增强全球产业的竞争力,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创新。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贺力平教授演讲。

贺力平: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来参加这个论坛,主要是跟各位专家同行和业界的领袖们学习,我有几个观点。

第一,世界汽车业进入新的重组活跃时期。现在汽车工业遇到两大问题:一个是市场饱和和成本高昂。市场饱和,初次购买者的数量在减少,主要是更换汽车的购买者。成本高昂,劳动几乎成为一种固定的生产要素,过去是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调整的,但是现在这种调整越来越困难了,所以他们那的汽车企业地域挑战的能力越来越下降了。面临着这两大难题,困扰着所有的汽车企业,尤其是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的汽车业带来了整体的影响,这使得他们来自当地市场新的并购主体减少,而且一些旧的主体现在有分拆的需要,比如通用要分拆瑞典的沃尔沃,还有萨博,都是属于要跟过去走一条不一样的路的表现。这样一来,我觉得在世界的汽车市场上就出现了一个新的调整格局。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汽车行业正在享受着市场快速成长及成本相对低廉巨大的好处。在几大新兴市场的经济体当中,如印度、巴西,尤其是中国独具突出的优势,中国是一个近中等收入的经济体,这跟印度、巴西都不一样,现在国内市场面临着非常有利的因素,在这个背景之下,中国的汽车行业整体上取得了一些快速发展的成绩。

我们也面临着两大机遇:一个是技术上的机遇,目前我们国内企业在技术上跟国外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未来我们需要快速的实现技术升级;另外一方面就是资金,这跟市场有很大的关系,金融机构会给快速成长的汽车企业以很大的支持,我觉得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中国的汽车企业在享受着这个好处,金融机构在我们国内刚好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这对汽车企业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我也非常同意刚才很多位专家提出的,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我认为我们面临着汽车技术、创新、吸收的挑战,而且我们要动态的理解这个差距,并不是说今天把这个技术吸收到位了明天就不会改变,而且我们还面临着很多生产要素。我们的汽车企业也面临着重新规划市场布局战略性的任务,这需要把国内的市场和国外的市场都加以考虑。

这些是中国汽车企业在今天和明天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也相信我们汽车企业处在黄金更高的发展时期,有很多可以作为的事情,尤其是对这支队伍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德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姜捷先生发表演讲!

姜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我是来自德赛集团的姜捷。几个月前我们完成了对我们的合资公司西门子VDO(惠州)公司70%的外包股权的收购,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收购的感悟。收购后我们集团正式的进入了汽车电子产业,作为零部件产业我们将竞争成为全球创造第一方面,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认为一流的整车企业需要一流的汽车电子工业产业作为支撑。德赛集团成立于1983年,09年工信部第23届电子百强企业百名第17位,我们旗下有一个上市公司叫德赛电池,从上个礼拜三到昨天礼拜三涨幅40%,全国A股市场第一,当然未来会不会涨我并不知道。目前我们已经是全球微型电池管理系统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我们也是蓝光激光视盘机国内第一家批量供应全球市场的企业。随着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产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机会,作为德赛的心愿就是为广大整车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中国成为汽车强国添砖加瓦。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业迅速崛起,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开始由世界汽车大国逐步向世界汽车强国迈进。09年中国制造业取代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制造大国,第一大国是美国。我们认为金融危机在并购浪潮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在我国汽车制造业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我们相信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产业转移的加速,进一步的兼并重组浪潮还会到来。

兼并重组是中国企业的一个主动选择,我们认为有个力量特别突出:一个是海外零部件公司在中国获得巨大的发展,尽管外商企业独资化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内企业对高附加值产品的介入,但却使更多的核心技术产品进入到国内。二是周围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崛起,在中国汽车消费需求大幅度增加的背景下,众多中国公司把握自我争取发展中的主动地位,依靠兼并重组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快速扩张。德赛收购西门子VDO(惠州),也是这一趋势的真实写照,经过两年谈判,德赛抓住外方股东业务全球重组的有利时机,行使股东优先收购权,完成了收购。我们认为并购是国内企业打破技术垄断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高端汽车电子有高投入、周期长的特点,德赛的此次并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收购西门子VDO外方全球股权之前,德赛已在汽车电子及部分零部件行业经营多年,比如后装市场的汽车音视频及导航产品,部分精密冲压冲塑件等。在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方面,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绿色交通大巴中得到批量应用,目前已供应给十几家整车企业,多个试点城市。

我们为什么会去收购这个公司?我们看重它哪些方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很强的产品测试验证的能力。其实早期我们收购西门子VDO公司是全球重要的一个关注重点,该公司曾经合并了西门子VDO在胸压荷荷新加坡的业务,形成了全球一流的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制造中心。20多年来,已为各类整车企业成功提供超过1200款产品。这家公司拥有符合国家和欧美标准的高标准实验室。

非常感谢在座各位和整车企业的领导,在你们的支持下我们公司已经为国外的近30家整车企业提供服务。并购最大的问题就是融合,但我们这次并购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条件,在共同的愿景和我们安排的非常好的激励机制下,我们成功的保留了所有的核心研发管理市场、制造团队,包括国外的研发高管人员都留在了原位。另外在合资20年中,我们随着作为小股东,但是跟他们的交流中应该说文化方面有所共识,而且在两年谈判中基本上在主导着这个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将来我们会继续推进国际一流的管理体系的建设,我们会牢牢坚持品质第一的原则,依靠先进的制度、完善的管理与严格的流程来保证产品的质量,继续打好基础。我们还要全力打造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平台,目前公司专业研发人员占全部员工总数近40%,研发投入超过营业收入的5补锌,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力争两年内研发投入达到营业收入的8%。我们还要把高端汽车电子领域的发展趋势,导入同步开发、超前开发的理念,为公司体现高质量、高技术、高效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同时国内技术进步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机遇,我国IT技术的进步及广泛应用,为汽车电子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IC技术的进步、3G应用的快速普及、国内标准的视频及宽带传输技术发展,使电子产品在汽车中的应用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汽车电子企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积极性。汽车电子技术将朝着功能多华、技术一体化、系统集成化、通信网络化等方向发展。

同时,新能源汽车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机会。节能环保已成为全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各大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环保战略。加大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已成为国家的重要能源战略。

我们作为零部件行业非常希望能够与整车企业建立长期协作、共同发展、互利共盈的战略合作关系,我们也希望零部件行业之间建立联合开发、资源共享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顺应市场和国家的产业政策,谋求共同发展,共同的为整车企业服务,形成多赢。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进行2010年“中国汽车全明星阵容”的颁奖典礼。

中国汽车报社时时刻刻不忘推陈出新,08年我们成立了中国汽车报社音像数字电视出版部,这个部门拥有国际非常非常

先进前期后期的摄录水平以及尖端的多媒体制作。

“中国汽车全明星阵容”目前已经连续评选了七届,每年评出的“中国汽车全明星阵容”都如实的记录了每一年中国汽车企业家的光辉业绩和职业经理人的光辉历程。

2010年“中国汽车全明星阵容”从年初就开始了,最终在4月中旬尘埃落定,下面我们将为获得“中国汽车全明星阵容”的企业家及经理颁奖。

(获奖名单)

第一组:

年度品牌总监: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张彬

年度市场总监: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销售本部规划营销部部长吴保军

年度人力资源总监:东风汽车公司人事(干部)部部长汪向东

年度客车企业CEO/总裁:宇通集团总裁汤玉祥

年度成长性企业CEO/总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阳

第二组:

年度发动机企业CEO/总裁: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马川利

年度零部件企业CEO/总裁: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大开

年度商用车企业CEO/总裁: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纯济

年度合资企业CEO/总裁: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安铁成

年度自主品牌企业CEO/总裁: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祁玉民

年度发展潜力企业CEO/总裁: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安进

第三组:年度特别贡献人物:中国第一汽车祭坛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骏

年度前瞻力人物: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玉

年度风云人物: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

年度人物: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留平

第四组:

年度公关总监: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公关部部长卢敏捷

第五组:

年度技术总监:长安汽车研究院副院长兼动力开发中心主任、公司CB10项目总监詹樟松

第六组:

年度销售总经理: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洪

北京现代销售本部副本部长熊伟

第七组:

年度竞争力企业CEO/总裁:广州汽车祭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庆洪

第八组:

年度创新力企业CEO/总裁: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

第九组:

年度影响力人物: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和谊

主持人:下面有请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庆洪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曾庆洪: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中午好!

首先,感谢主办方中国汽车报社,同时也祝贺刚才获奖的诸位同行,也祝贺我们自己。

今天我想讲一点体会和一点建议,因为刚才各位嘉宾讲的很好,很受启发。

体会:30年广汽的发展可以说是改革重组的30年,也就是今天论坛的主题。广汽这30年中有很多失败,也有很多成功。失败方面,特别是客车这块,通过3次重组,结果三次都失败,最后到今天6家客车厂我们现在只有1家。但是我们想想在国际上的重组基本上都是失败的,但是有一种模式大家都很认同,就是互相参股。所以我们要好好分析一下这种重组的模式,重组肯定要做,但是关键是怎么做,我感觉重组并不好做,很多人说强强联合,基本上是骗自己。上海的一个汽车集团的领导跟我说,收购三菱(音)的时候说不好管。

所以我有一个感受,重组一定要符合企业的发展路径,特别是现在讲做大经济规模、做大做强,我觉得一定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盲目扩张,可能死的更快,如果我们为了重组的重组,我认为也会跟国际的重组一样,也会死,所以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建议:关于长风(音)汽车集团,确实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当时我们的希望是全部收购长风的股份,但是由于它是上市公司,不能超过30%,超了就是全部收购,价格就不是这样,当时我们收购是4块钱上市公司的股票,但我谈了三个月以后已经升到13块钱,当然我们想哪怕这个价格我们也要全部收购。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广汽正在做上市,但是老是问我们同业竞争的问题,因为已经有一个上市公司了,他50个亿3万多台,我1500亿,这影响我上市怎么办?现在报国家各有关部门,这边说鼓励重组,这边又说这不行、那不行,我想所有在座的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个月我们还有一个重大的重组行为,怎么面对?所以我想的是,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对重组要完善相关政策。

最后,我非常赞成刚才王所长的观点,重组并不能单单只是重规模效益,我们现在从生产到销售,为什么美国通用、福特这次要跨?除了金融危机,很大问题还在于战略。比如说零部件,因为我们现在跟日本的零部件有比较多的合作,最近我们也跟欧洲的零部件合作,完全不同,美国的说每一种车型投标竞争,日本的战略合作不是,只要你和我合作零部件,就永久的占有股份,这样形成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家就会共同投资、同步开发,效率也高。包括战略联盟这块我们是非常赞同的,包括新能源汽车,也是一样,我们要真正发挥这个优势,要好好这个市场规律做好今后的战略发展。

我就谈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发表演讲。

尹同跃:非常感谢主办方颁给我们的“小金人”。今天的主题叫做“并购重组”,奇瑞集团在这方面做的并不是很好,我们前几年也接受了国外的品牌和老的企业,也企图收购品牌、收购企业,但是感觉民族文化之间的差距太大,法律环境的差异太大,最后就导致不敢干,还是回到原点,还是做自己的研究、开发,所以今年我们有24亿的研发预算应是比较多的,这个月7号我们又推出了自己研发的变速箱下线,同时汽油机和柴油机也在同步开发,因为我们认为自己进行自主研发还是很有机会,所以还是坚持走这条路。

另外,我们认为吉利是个比较勇敢的企业,迈出了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一步,希望大家爱护这个项目,如果这个项目的成功也会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的成功,所以大家一定要宽容、一定要关心这个项目,因为这已经超越了一个企业的行为。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占用大家太多时间,谢谢!

主持人:感谢尹总简短的发言,尹总可能说的少,但干的好,奇瑞这么多年的发展是走一条独特的路径,在兼并重组方面这几年应该说很慎重,但在自主研发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再一次感谢尹总!

回顾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大国,这都知道我们所有汽车人骄傲,在这10年间我们经历了加入WTO,国内汽车产业兼并重组,自主品牌快速发展,海外并购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和企业的发展,我们走过了世界汽车大国没有走过的许多道路,在这个基础上中国汽车报社推出“腾飞之路——中国汽车行业十年发展成就盛典”,全面回顾过去10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同时我们也展望下一个10年,把中国汽车工业定位由大到强的10年。我们以此作为中国汽车发展的原动力,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由世界汽车大国向世界汽车强国的迈进。中国汽车报社将推出“腾飞之路——中国汽车行业十年”的系列活动,敬请大家关注。

下面,请各位领导上台,进行“腾飞之路——中国汽车行业十年发展成就盛典”的启动仪式!

(“腾飞之路——中国汽车行业十年发展成就盛典”)

主持人:“腾飞之路——中国汽车行业十年发展”系列活动正式起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汽车企业的各位代表,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金融危机取得进一步胜利的关键一年,让我们记住今天每一位演讲嘉宾的精彩发言。

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是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应该说有成功也有失败,我们预祝兼并重组的中国企业都能够取得成功!让我们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把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努力提升创新能力、取得更大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八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到此圆满结束,让我们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嘉宾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