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首页
网站导航
邮箱
腾讯微博蒲公英
登录微博
关闭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开通微博
进入微博
注册
退出
搜索
导航标题1
|
导航标题2
|
导航标题3
|
导航标题4
【编者按】:今年前三季度,雷诺在华的销量达到了9866辆。两年前这一数字还不到1000辆。更重要的是,雷诺中国从日产中国中独立出来,10月中,雷诺(北京)汽车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一方面显示出总部对于雷诺中国业务的重视,也意味着雷诺中国今后发展能有更多自主权。
在有了长足进步之后的雷诺将怎样走下去?发展的瓶颈在何处?未来的战略规划又将如何?都是业界关心话题。2010年11月9日,雷诺公司负责销售、市场及轻型商用车业务的执行副总裁罗姆?斯托尔先生到访北京与中国媒体见面,分享了雷诺品牌中国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
[详细]
科雷傲
全新风景
嘉宾简介
杰罗姆.斯托尔:雷诺执行副总裁
于1954年生于突尼斯,毕业于欧洲管理学院和商业进修中心。从1980年到1983年,他供职于雷诺重型车部门。2009年2月1日,杰罗姆?斯托尔被任命为雷诺执行副总裁,负责销售和市场及轻型商用车业务。同时他也是欧洲区域管理委员会领导人。
动态聚焦
·
[最新动态]共享工厂和平台 日产扩能疑为雷诺国产铺路
·
[产品新闻]和Juke同平台 雷诺小型CrossOver车型曝光
·
[企业动态]雷诺三季度营收增7.6% 新兴市场需求强劲
·
[渠道建设]雷诺汽车今年新增20家店 销量目标翻番
·
[新车解析]定位舒适/休闲 雷诺中型车Latitude解析
·
[发展方向]雷诺电动车试水新加坡 4年后或进入中国市场
精彩语录
·“何时国产化还不能确定,但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不会从零开始。”
·“要在中国先站稳脚跟,扩容产品线很重要,但并非决定未来最终成功的条件。”
·“Latitude这款车会是雷诺在中国下一步成功的基础。”
雷诺国产化或与东风合作
我们还未确定何时国产化,但是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不会从零开始,因为雷诺和日产是战略同盟,而日产和东风有合作的,所以我们不会从零开始。
中国现在的汽车市场非常的繁荣,从行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一定会考虑国产化的问题,但是现在还没有到做决定的时机。
[详细]
顾虑主要来自于雷诺集团本身
现在的顾虑主要是在于雷诺集团自己本身,因为我们之前有很大一部分资源在韩国、巴西、印度当地进行了合资生产。
如果我们将来一旦决定在中国进行合资生产,一定会把我们很大一部分精力、人力和物力资源拨到中国这边来,但现在集团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详细]
2011年 雷诺将引进五款新车
科雷傲此前在中国非常的成功,在销量方面非常的成功,主要是非常适应本土顾客的需求。我们也非常清楚,在产品线上并不是很开放,所以在2011年的时候,我们会扩大的产品线,会引进五款新车。关于科雷傲的话,我们不确定在中国市场有足够的竞争力,以及利润率也不是很确定。所以,这是没有科雷傲的一个原因。
[详细]
现阶段网络扩张对雷诺更重要
更多
扩张产品线从第一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绝对不是最后成功的条件。目前我们需要保证在中国先要站稳脚跟,扩容产品线是很重要的一步,但并不是决定未来最终成功的条件。在前两年雷诺在进口车业务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将来通过比较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及网络的扩张,将以这个为开始继续发展...
[详细]
能源危机会是未来汽车产业要考虑的因素
我们坚持强调电动车将会是雷诺日产联盟的未来战略之一,有两个原因。我们之前在雷诺和日产联盟内部做过调查,首先,在未来的汽车产业之会中考虑到全球气候的变化,第二考虑到原料汽油价格上涨,对于消费者的影响,研究电动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希望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力之一...
[详细]
雷诺将在以色列试水电动车
未来电动车的销量,我们有两个主要的考虑因素,一个是基础建设,另外一个是考虑到政府补贴政策。比如说指到像以色列这个国家是符合条件的。但在中国正在研究这样的可能性,就是要看在哪个城市、哪个地方,通过哪个合作伙伴,政府或其他的合作伙伴来进行这样的销售行为。跟建厂是没关系的,就是指销售。
[详细]
Latitude将会有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
Latitude无论从审美的特点或者从客户的需求来说,都是比较符合新兴市场、中国市场的需求。所以,它在中国肯定能成功,我们会有非常适中的价格,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通过这两年在中国的复兴的努力,我们在品牌的知名度和整个网络的发展上,应该也有很大的提升。这为将来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详细]
对雷诺中国市场目前成绩非常满意
雷诺集团看到中国市场的潜力,到目前为止的报告说到2010年中国市场上汽车销量会大概在1500万左右,到2025年这个数字有可能是到2800万或更多。不能否认中国市场的潜力,中国市场肯定是一个极大的市场。我们现在在进口中的排名有望进入前10,将来我们会不断超越我们的对手,就是我们品牌的目标。
[详细]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举报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