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
authorImg 汽车预言家

要想了解更多汽车产业发展背后以及未来将要发生的故事,请持续关注《汽车预言家》! 记住,我们只做预言....

栏目介绍
车视点

《车视点》是一档评论类栏目,宗旨是发出自媒体与行业观察者的声音。我们会定期邀请业内专家及媒体人士针对近期的汽车行业热点事件进行评论,网罗并整合各家观点,力图以深刻独到的视点透析汽车事件全貌,理清行业发展脉络。

往期回顾更多
丰田是怎样节约成本的?

丰田是怎样节约成本的?

主流车企半年考仅5家达标

主流车企半年考仅5家达标

汽车电商1.0时代终结?

汽车电商1.0时代终结?

给互联网汽车洗个地

给互联网汽车洗个地

废涡轮增压大潮,我们会失去什么?

涡轮增压大潮,我们会失去什么?

高增长的背后,究竟谁在购买低价SUV?

高增长的背后,究竟谁在购买低价SUV?

车企需重新审定电动汽车战略

车企需重新审定电动汽车战略

废旧车回收 丰田又先走一步

废旧车回收 丰田又先走一步

“禁摩限电”的简单粗暴

“禁摩限电”的简单粗暴

微软能否搭上丰田号快车?

微软能否搭上丰田号快车?

车机时代的“苹果式困局”

车机时代的“苹果式困局”

特斯拉押宝中国市场?

特斯拉押宝中国市场?

车视点 | 张海亮:再造一个“中国大众”!

2017-10-17 第328期 来源:汽车预言家

据报道,前乐视汽车CEO张海亮已正式执掌电咖汽车。这不是张海亮第一次造车,准确的说应该是第二次,只不过人们只记住了他创造的那辆汽车,而没有记住创造者是他而已,那就是上海大众朗逸家族。而萦绕他多年的梦想便是:“再造一个中国大众,再做一次朗逸奇迹。”

汽车预言家

要想了解更多汽车产业发展背后以及未来将要发生的故事,请持续关注《汽车预言家》! 记住,我们只做预言....

这不是张海亮第一次造车,准确的说应该是第二次,只不过人们只记住了他创造的那辆汽车,而没有记住创造者是他而已,那就是上海大众朗逸家族。张海亮感慨:“我们聚在一起,就是想把过去没有做成的一件事尝试做起来。”问及何事,他沉默一笑,从口中吐出萦绕他多年的这一梦想:“再造一个中国大众,再做一次朗逸奇迹。”

再见张海亮,仍旧那么随和,仍旧十分健谈。不同的是在他递来的名片上,多了电咖汽车董事长兼CEO这一新的身份。同时站在他身边的还有刚刚从沃尔沃离任的“上海大众老部下”向东平。

打开手机,张海亮兴奋地向汽车预言家展示电咖第一款产品的下线照片,尽管要在广州车展推向市场,但他按捺不住喜悦的告诉汽车预言家:“第一张票已经开出来了”,意味着电咖的产品已经走向市场,电咖EV10也极可能成为第一台销售的由新兴造车公司开发的车型。

10月13日,刚刚从乐视处理完一些事物的张海亮坐在汽车预言家面前,准备详细的聊一聊电咖。尽管重心已经转移到了电咖上,但仍旧担任乐视汽车副董事长的张海亮,也在协助推动着相应的战略发展与业务整体规划。

很兴奋,但绝口不谈改革。对于做过一家产销突破150万辆的企业负责人而言,汽车人的严谨性格不是随便就能改革掉的。包括和张海亮一起加入电咖的两个“老部下”——原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向东平和原乐视超级汽车中国首席技术官牛胜福。与其他新兴汽车企业不同,他们不想革新汽车,而是想用这一机会实现曾经没有实现的梦想,那就是曾经创造的大众辉煌和朗逸奇迹。

一位地级市市长在了解完电咖团队后这样形容,每一位都能撑起一家企业,尽管夸奖的成分多一些,但的确是一句实话。张海亮,上海大众总经理、朗逸家族创造与实现的总操盘者;向东平,担任上海大众大众品牌销售执行总监时,上海大众销售突破170万辆,朗逸销售突破50万辆;牛胜福,朗逸技术研发的参与者,上海大众新能源技术的发起者……

这就是张海亮创办的“新企业”里一支“老部队”的简介。说他新,是因为这家企业诞生不久;说他老,是因为这家企业管理团队创造过让所有中国汽车人都熟悉的奇迹。回首过去,张海亮感慨;畅想未来,这位老汽车人叹了一口气:“我们聚在一起,就是想把过去没有做成的一件事尝试做起来。”问及何事,他沉默一笑,从口中吐出萦绕他多年的这一梦想:“再造一个中国大众,再做一次朗逸奇迹。”

电咖汽车是什么?

据公开资料显示,北京电咖汽车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集纯电动汽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拥有庞大的整车研发团队。

电咖汽车成立之初,曾是乐视汽车旗下11家子公司之一,乐视曾经占股35%,是电咖的第二大股东,今年9月份,乐视汽车撤出对电咖的投资,至此,电咖成为了一家独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电咖EV10或将成为第一台销售的由新兴造车公司开发的车型

据汽车预言家了解,张海亮执掌电咖后,已经获得了新股东的支持,并且完成了首款车辆的研发设计以及量产前的所有准备工作,今年广州车展前夕,电咖汽车首款新能源汽车将上市销售,未来五年,电咖汽车将围绕A0、A、B三大平台,投入30亿研发资金,打造多款车型。

此外,张海亮执掌后的电咖汽车与之前的企业定位并不相同,由原先仅仅作为乐视旗下分时租赁小型电动车制造商转变成独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北京电咖已经成立了运营及研发本部(杭州)、品牌运营中心(北京)、互联网技术中心(成都)、及电咖第一个生产基地(金坛)四大基地,并成立了相应的整车销售公司。

电咖EV10的产品性能

选择做一个新品牌,张海亮想到的并不是颠覆,而是希望用过去的经历,重新踏踏实实地按照汽车的标准做一辆好车。在他的记忆中,这说难不难,说简单却又不那么容易。

这不是张海亮第一次造车,准确的说应该是第二次,只不过人们只记住了他创造的那辆汽车,而没有记住创造者是他而已,那就是上海大众朗逸家族。

给我们一次圆梦的机会

张海亮1994年进入上海大众,开始了汽车生涯。在23年的汽车职业中,他在汽车销售、服务贸易、供应链、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传统汽车产业链方面以及新兴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超前的思维。张海亮曾开玩笑称,除了财务部部长外,他几乎在上海大众的每一个部门都做过负责人。而在这当中,让他最自豪的是朗逸以及朗逸锻造的一群中国汽车人。

“朗逸的每一个节点都是我看着走过来的,这是永远不可能抹去的记忆”,尽管时过境迁,但谈起这段经历,张海亮以及坐在身边的向东平都感慨不已,“那是最困难的日子,也是让兄弟们最有凝聚力的日子。”

从初期的不认可,到一步步的将产品做出,再到一步步的推向市场。这段咬着牙扛过去的经历成了电咖高层时不时就会回忆起来的记忆片段。张海亮感叹:“现在的电咖太像当时的朗逸团队了。”

成功伴随着遗憾,在朗逸的高峰期,张海亮曾有过这样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能将朗逸经验扩大,为什么不能再造一个中国大众?遗憾的是种种原因,这只能是揣在他心里的一个梦想,不能想,也不敢想。

但这一次,张海亮进入电咖后意识到,这个想法可以提出来了,更让他没有预料到的是,电咖团队的成立如此快速。作出决定不久,一群人不约而同的主动投入张海亮的怀抱,这其中就包括向东平。在得知老领导的决定后,考虑一周后,向东平决定加入这家新兴造车企业,担任电咖汽车首席营销官。

回看向东平的简历,在担任上海大众品牌执行总监期间,与张海亮一同完成了朗逸家族的开发以及销售,帮助上海大众在2014年实现销量突破千万辆。直至今日,朗逸家族仍然是上海大众的销售主力车型以及轿车销量榜的榜首。

牛胜福的加入,则是为电咖汽车夯实了正向开发的技术储备。加入电咖汽车前,牛胜福在上海大众从事汽车开发工作近20年,主导了包括朗逸在内的多款车型开发。2008年,牛胜福推动了上海大众新能源研发设施的建设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并展开了新能源汽车开发工作。

正是有着相同工作背景以及完整的产品研发销售团队,使得电咖汽车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产品的研发以及推广,而这一切他们不谈创新,而是按照汽车的最高标准一步步的落实心中的梦想。

用尊重汽车的方式造车

曾创造“朗逸”车型的三位亲历者,加入电咖目的都是为了打造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朗逸”家族,正如张海亮所说,“我自己有一个追求,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想为推动汽车行业的转型、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努力。离开传统汽车企业之后,另外找一条能够证明中国汽车人能力的道路。”

正是基于这一目的,电咖在选择代工厂时尤为慎重,张海亮团队考察了国内多家整车生产企业,在综合产能、生产品质以及生产平台后,将代工厂选择在了东南汽车。

为何选择东南汽车作为代工厂?张海亮对汽车预言家解释称,东南汽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具备合资企业生产标准的自主整车生产企业,在生产工艺以及流程上,有着三菱等合资车企的生产技术标准,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而在产能上,东南汽车也能为满足电咖汽车5万辆的产能需求。

这完全是传统汽车人的思考方式,不考虑吸引资本眼球,更不盲目的以成本或政策作为标准。张海亮认为,造一辆汽车必须要用尊重汽车的方式去思考:“满口谈体验,但产品生产不达标,再好的设计也呈现不出效果。消费者的体验诉求基础是过硬的产品质量,从这一点出发你下的功夫才对路。”

谈及新势力造车,张海亮对汽车预言家表示:“电咖与其他新势力造车不同,电咖不做汽车行业的颠覆者,而是完成我们的造车梦”,而这也是对张海亮执掌下的电咖汽车最好的形容。

两个小时,聊了很多,尽管刚刚起步,但电咖的下一步发展已经开始谋划。据了解,电咖已经在上海嘉定区获得工业用地,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冥冥中张海亮觉得这或许就是轮回,一个大众梦想的轮回。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自腾讯企鹅媒体平台,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投稿方式】

作者可将原创优质内容发布在企鹅媒体平台,并将链接发送至:michellewu@tencent.com,标题请注明“车视点投稿”。

注:企鹅媒体平台独家或首发的文章优先推荐。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