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洞察者| 福特增持的三个不合时宜

文/ 大鹏 杨光

今天上午,一则传闻不胫而走。“福特欲增持”,只有5个字,却非常有嚼头。

凡事相信官宣总没错,但在消息落地之前,往往小道消息更有穿透力。即便考虑“幸存者偏差”,仍有一部分小道消息屡经否认甚至是拍桌子吹胡子加成的否认,最后都击垮了否认本身。

回头看宝马增持华晨宝马股份一事,华晨否认、宝马中国否认、华晨宝马也否认,最后怎么样?

有人说宝马下手太狠,如果单纯想要财务并表,增持1%即可,可偏偏抬手就是25%。不过用业内人士的话讲,既然自主做成这个样子,就怨不得宝马不留余地了。

传闻中的这个“欲”字,道尽了强烈的意愿和不甘的现实差距,又留足了操作空间:让长安方面心领神会,虽然此事尚未进入实盘阶段,但也应做好思想准备。

福特已露出口风,长安又该如何采取对策?这里无关技巧,关乎的是实力与意愿。

先看实力:长安福特对长安的利润贡献在2017年之前都超过80%,今年上半年降为54.25%,原因并非由于长安自主业务的成长,而是长安福特业绩的大滑坡。

对于福特而言,中国区的利润约占其全球利润的15%(包含江铃福特),比例低于长安。

那么,是不是像中美贸易战的逻辑一样,中国输美4500亿美元商品,而美国对华出口1600亿,因此美国预计“稳赢”?实际上牵扯的因素要复杂得多。

至少涉及到意愿问题。

福特正在下大决心进行为期3-5年的架构和业务的“双重组”,成本将在110亿美元左右。此时的福特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市场持续稳定的现金贡献(虽然暂时无法并表)。不过,眼下这头现金奶牛亟待补充营养,而1515计划之后,福特的新车推出序列就已经跟不上对手节奏了。

小打小闹解决不了问题,中国区也跟着业务重组将成为可能,而重组需要合作伙伴的大力配合,现在对伙伴下手,恐怕不合时宜。

一个细节是,10月18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卫东率队到东风公司进行经营大协同经验交流,长安福特也在队伍之中。

刘卫东说,在协同创新领域,东风公司做得比较早,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兵装集团也有很多板块和业务,各板块的协同发展对兵装集团的发展非常重要。

有人称,福特将用新车引进节奏来要挟长安。应该说,这是常规手段。倒退几年,外方还常用这一方法约束中方。但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迫使外方拼尽全力尚且对保住市场份额如履薄冰,还有闲暇玩权术?这是又一个不合时宜。

靠车型拿住对方,甚至以不续约要挟对手,对福特来说一直是“明牌”。如何使用则破费踌躇。福特正处于传统业务接不上气、新业务烧钱看不见尽头的虚弱关头,和中国合作伙伴再闹点龃龉,非常不明智。

福特倒是可以指望美国政府帮忙,但眼下中国如果买账,岂不有单方面妥协之嫌?这是第三个不合时宜。

当前长安福特的股权结构相对简单: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0%,福特亚太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5%,福特汽车(中国)持股15%,背后多少还有兵装集团的影子和国资委的"撑腰"。

综上,长安可以短期内安卧。

但所有车企都应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无法自强单靠合作伙伴输血,什么时候都是案板上的肉。

因此,外方过于强势的局面不改观的话,等到福特缓过这口气来,增持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唯一有悬念的不过是增持多少的问题。

福特眼下不便动手,不等于一年后、两年后不动手。

事实上,合资企业的外方都在跃跃欲试。想预测下一个倒霉的合资中方倒也不难,只要找到最近两年财务报表,按照自主业务的孱弱与合资产品的强势程度来个加权平均实力对比,此消彼长之下,自会得出结论,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八卦"下。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tomasyang
收藏本文

为你推荐

汽车视频

访问购车通小程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