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洞察者| AI的天花板与助跑器

洞察者| AI的天花板与助跑器

文/ 大鹏

人工智能(AI)的声势似乎不复去年之勇。项目变少了,业内薪酬涨势停滞,投资人开始讨论AI的泡沫问题,舆论的风向也从鼓噪转向了质疑。

客观讲最近一年时间,AI的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都没有出现革命性的理论,而AI的9个热门方向——芯片、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机器学习应用、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技术平台、智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展参差不齐,和与深度学习有关的自动驾驶等领域,则一直处在商业化的边缘徘徊。

当多年后我们回头看眼下这段时间,到底是爆发前的静默,还是漫漫长夜的无聊片段?

大公司与小公司的殊途同归

这一年,谷歌旗下的Waymo自动驾驶技术仍在测试,尽管FCA代工的车队正在扩张,Waymo也一度宣称商业化“近在眼前”,但尚未有下文。

亚马逊的无人快递系统,更像蜻蜓点水,稍有涟漪,转瞬不见,无论是无人两轮车,还是快递旋翼机。

而苹果重金投入的自动驾驶项目,除了一个名字(泰坦)半遮半掩之外,尚未有任何进展披露,应该说,这很“苹果”。

洞察者| AI的天花板与助跑器

微软是唯一置身AI核心商业产品之外的8000亿美元市值的巨头。微软云作为商业价值上仅此于亚马逊云的公有云,实际上充当了开放AI的运行平台,虽然扩展出众多AI应用,但并不直接开发面对个人消费者的产品。

大公司如此,创业公司同样感受到资本的丝丝凉意。

有报道称,去年美国AI产业创造了216亿美元的产值,对于同期融资2000亿美元,亏得底掉。当然,投资人没指望当年投入,当年产出。投资基金的生命周期一般超过5年,因此所投公司5年内没回报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操作中,如果创业公司3年内没有实现“批量增长”,甚至没有合理商业模式,基本上也就凉了,很难融到下一轮。

因此,我们经常能看到原有创业团队产生裂变,某个大咖拉一票人“二次创业”,讲新故事,投资人再次跟进......这在AI领域简直成了家常便饭。

有意思的是,二次创业团队一般都选择“降级打怪”。从图像识别公司离职的员工,会创办一个在图像识别领域有具体应用场景的公司。从L5(完全自动驾驶)离职的团队,则另开一摊研发L3、L4的落地方案,甚至具体到自动驾驶产业链上的某个硬件、算法。

经历过的人,才能更好地读懂投资人热切的目光和颤抖的手。AlphaGo负责向公众秀AI的魅力,更像个公关项目,暂时没有产生实际效用,是大公司的玩具。创业公司无法玩票,或者长期玩票,花别人的钱,落地兑现是王道,也是生存之道。

有人戏称,国内最早一批AI专家多半来自百度和微软亚研院。后两者堪称中国AI的黄埔军校,水平最高但缺乏成功转化的产品。时任百度COO的陆奇迅速整合百度AI团队,将研发方向指向语音助手、智能家居和L3自动驾驶。这些都是明显更容易出产品的方向。当大公司都在为“稻粱谋”的时候,AI的泡沫实际上是变少了,而不是增多了。

洞察者| AI的天花板与助跑器

而创业公司折腾半天之后,突然发现自己不但离不开投资人,也离不开大公司。虽然大家的商业转化率都很感人,但AlphaGo属于谷歌,Waston属于IBM,小度属于百度,自动驾驶公认的执牛耳者仍是特斯拉和Waymo。

自动驾驶和其他AI领域一样都需要大量的数据训练,而拥有更多的用户,就意味着拥有更多可供填喂的数据。数据驱动的技术导向,是眼下AI的固有门槛,创业公司很难跨越,于是他们大多选择成为链条上的一环,而非单干。在大数据时代,大公司实际上增强了对小公司的统御能力,真是令人遗憾的事。

AI商业化还有多远?

AI概念的提出有50年之久,有人总结称“火3、5年,凉7、8年”。

神经网络在本世纪以前也是无人问津,近5年的AI发展热潮是由深度学习引领的,而四层以上的神经网络就可以称之为深度学习。显然,算力和数据处理在近10年来取得重大突破引爆了AI,而大的方法则在几十年前就设计出来了,只是当时缺乏实现手段而已。

市场上热炒的AI产品总有点差强人意,背后的深层次是理论前沿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新理论向来是应用技术的助跑器,只不过是何时发现其价值的问题。

洞察者| AI的天花板与助跑器

现在的AI发展几乎摸到天花板,如果短期实现不了的需求,再投多少钱也没用,还不如期待学术界的突破,学术界上一次突破(深度学习算法)带来的应用红利马上就要看到尽头。

而学术界正被AI商业公司挖得千疮百孔,有教授吐槽称“连写个项目申请都找不到合适的PI来组队”。想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商业化,或者趁热卖个好价钱,都无可厚非,但都导致学术界的失血。为30年后的新世界当垫脚石,还是现在就年薪百万千万,选项设置是失衡的。

自动驾驶为代表的AI创新,一种是技术创新,一种是模式创新,后者依赖于前者。

有人认为自动驾驶风口已过,但也有人认为风口可能还没来。L5自动驾驶的商用化,似乎永远差5年,也基于同样的理由。

即便短期的发展不容乐观,产业上也进入平缓期,但不意味着从业者消极等待无事可做。距离出发点很近的好处在于,误入歧途的话容易改弦更张,代价则是商业化的梦想需要多等些日子。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tomasyang
收藏本文

为你推荐

汽车视频

访问购车通小程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