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车市的春天未曾如约而至,自主品牌也未能得到片刻喘息的机会。但不管是长城代表的“纯自主”,北汽代表的“集团自主”,还是宝骏代表的“合资自主”,自主的大旗还有人在扛。北京车展前夕,三位自主老总做客腾讯汽车直播间,讲述他们完成自主使命过程中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 “宝骏630上市以后,我们对这个细分市场每个月都做统计,排前三位的这几家都是我们要进行学习的。像长城C30,这些车型都是很不错的。长城的网点,还有营销的方式,重点还是在商务政策上,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上,都值得我们学习。”...[详细]
  • “在销售上做得比较不错的像东风日产,我们也曾经派人去那儿学习,我们觉得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包括大众有很多方面也很值得学习的。丰田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我们觉得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取长补短这也是一个基本的方法”...[详细]
  • “不管哪个企业都是我们的前辈,我们每一个前辈身上都有足够的东西,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我们都要学。成功与失败对我来说都是好的教材。有发展速度快的,我们看他的规律在哪儿?有的企业前几年发展速度快,现在慢了,我们就看看什么原因” ...[详细]
  • 袁智军:合资品牌产品下探对自主影响巨大

    “现在随着汽车的发展,尤其是乘用车的发展,尤其在一些国际品牌,包括合资公司的产品线的下探,对自主品牌影响比较大。以前走一些中高端的路线,给自主品牌的空间还是蛮大的。现在产品向下探,竞争更加激烈了,给客户的选择也更多了”...[详细]
  • 王凤英:市场环境变了 自主品牌水平参差不齐

    “主要的问题还是市场环境变了,在这样一个时期显然我们看到了竞争是会变得越来越充分了,在这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由于参差不齐的自主品牌的水平最终肯定表现出来的结果是,有的企业可能会下降,如果做得好的,也仍然可以上升”...[详细]
  • 刘宇:自主品牌仍然很弱小 份额下滑属正常

    “很正常,现在自主品牌还很弱小,进一步,可能退半步,但是别害怕,再进一步。不管是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他们都不断的有新的研发产品投入到社会,产品竞争力不断地提高,每推出一个产品就接近国际标准一步。有可能这个产品失败了,下一个产品就跟上来了,有一个前赴后继的过程”...[详细]

自主品牌汽车网友调查

您最看好哪家自主品牌汽车?
您看好自主品牌的未来发展吗?
  • “两个都需要。就像我们现在推出的宝骏630品牌和产品都要做。反映在实物上就是产品了,首先要把产品做好,包括一致性这跟重要。尤其是给消费者带来的可靠性上,是非常关键的”...[详细]
  • “充分竞争的时代已经来临,不会再存在单一环节或者是单一因素的竞争了。第一个特征会是整条价值链的平衡质量的竞争;第二个就是整个的销售流程当中,整个销售价值链当中的平衡质量的竞争”...[详细]
  • “还是产品。品牌还是品出来的牌子,产品越来越好,一定是收益越来越好,一定是品牌越来越好,一定是研发资金越来越充实,一定是技术又进步了一块,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详细]
  • 王凤英:短期内带来了直接的竞争和压力

    “从短期来看,肯定是带来了直接的竞争和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我认为自主车企的成功,未来的成功一定是一个全球性的竞争。你才能够生存,一定是那样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只不过这一天来得早一点对于我们现实更强大的压力而已”...[详细]
  • 刘宇:政策大方向是好的 执行有困难

    “从政策大方向上是希望合资企业的外方拿出来一些真实的东西,能够留在中国。这是一个大的政策导向。但是会遇到困难,外方拿什么东西给你?拿过时的十年以前的产品,还是去年刚刚研发的产品?这跟政策尺度的产品,可能管严一点,昨天全球首发,今天就挂一个合资自主的牌子”...[详细]
  • 袁智军:合资自主和纯自主只是背景不同

    “不管哪个企业都是我们的前辈,我们每一个前辈身上都有足够的东西,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我们都要学。成功与失败对我来说都是好的教材。有发展速度快的,我们看他的规律在哪儿?有的企业前几年发展速度快,现在慢了,我们就看看什么原因影响了发展速度,是不是产品研发得太多了”...[详细]

“要反思合资自主 先反思合资”

miaoshu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刚发布了统计数据,今年2月份自主品牌轿车销量同比下降了16.92%,合资自主品牌挤压自主品牌生存空间的说法再成焦点。有人甚至说要反思合资自主。
  合资自主错了吗?它要反思什么?中国汽车引进合资30年,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两点:一是它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与发展;二是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没有达到。前者我完全赞同。对后者,我想问:为什么没有达到?我与多个合资企业中方领导交流...[详细]

通过对比三位老总的专访,我们可以看到长城的清醒,北汽乘用车的雄心,还有宝骏的志在必得,每位老总都在为品牌的未来布局。但车市的迷局中,无论老将还是新军,所有人都必须如履薄冰。在市场的低潮中,所有参与者更要耐住寂寞,潜心研发,用产品交出最好的答卷。只有这样,才是企业真正强大的正道,也是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的最终希望。
  • 策划:李重 刘林源
  • 制作:罗林丹 许婵丽
  • 视觉:郝萌
  • 技术:蒋继超 刘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