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2全球汽车论坛将于2012年9月6-7日在成都召开。作为在华举办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最为重要的国际汽车会议之一,来自海内外的行业精英、著名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知名媒体人士将齐聚一堂,集中探讨中国汽车产业与全球产业格局的热点问题、趋势变化及其深刻影响,并为促进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腾讯汽车在会前独家专访了汤森路透社副总编辑Paul Ingrassia先生,放眼全球,对中国汽车“走出去”做出全方位解读。

中国车企进入欧美市场仍需5年时间

入世十年,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国也逐渐成长为了汽车大国。但这个“大”,并不是中国的最终目标。如何从“大”到“强”,或许才是每个中国汽车人的梦想。弹指十年间,中国车企在艰难和困境中寻求突破。走出国门,跻身世界主流,通往这条“星光大道”的路,或许还真的很长...[详细]
  • 腾讯汽车:从短期来看,您认为汽车产业格局将发生何种变化?

    Paul Ingrassia:日本车企,尤其是本田和丰田,在2011年遭受重创后正在恢复中;韩国的现代汽车公司仍然非常强劲;底特律汽车市场也在反弹。因此,在美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非常激烈,该市场仍是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另外,尽管近期有所放缓,但中国市场仍是全球所有主要车企的增长计划的关键。
  • 腾讯汽车:除了欧洲和美国市场市场外,中国车企已经开辟了很多海外市场。您认为中国车企进入这些市场将需要多长时间?

    Paul Ingrassia:我认为中国车企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将至少需要5年时间,这些市场的消费者都热衷于汽车质量,但他们并不认为中国制造的汽车具有很高的质量。此外,这两大市场非常拥挤,竞争也很激烈,至少在欧洲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
观点交锋
《中国经济时报》汽车版主编 陈喆

自主品牌进入欧美主流市场五年远不够

《中国经济时报》汽车版主编

陈喆:就目前的自主品牌车而言,确实进入欧美主流市场有难度,这里包括对出口目的地国市场准入法规的了解程度仍需提高,以及产品根据当地习惯进行适应性改造的能力要加强,最重要的是产品品质的提升,出口的目的不是每个月卖几十辆,而是要真正成为当地市场的主流。如果想达到这一标准,五年时间远远不够。

中国应以市场为主导发展汽车产业

虽然中国的政策扶持鼓励,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导向作用,但汽车做为一个消费品,它的受众主体永远是广大消费者。在日渐成熟的发展道路上,如果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让汽车工业规律稳定的发展,是否比强行制定国家战略方向更加科学有效...[详细]
  • 腾讯汽车:您对中国汽车厂商进入贵国有什么观点?有何担忧吗?

    Paul Ingrassia:对消费者而言,竞争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越多越好。实力雄厚的公司将会取得胜利,而弱势企业将会遭殃。
  • 腾讯汽车:根据贵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您对中国的汽车发展战略有什么建议吗?

    Paul Ingrassia:我的建议是,中国放弃国家的发展战略,还市场以自由,让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中国汽车产业的方向。
观点交锋
《中国青年报》汽车版副主编 马连华

现在停止政策干预是错上加错

《中国青年报》汽车版副主编

马连华:过去几年,国内政策的确过多干预了市场,比如禁止民企造车、扶持合资等。是这种干预造就了现在自主弱、合资强的局面。如果要政策停止干预,首先要回到公平竞争的起点。但现在已经不公平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停止干预,那就是错上加错。

豪华车是支撑德国车企强大的主因

纵观全球风向,美国车企和日本车企由于自然灾害以及金融危机影响,近年来的发展状况都差强人意。做为豪华车的领航者,德国车企依然是左右逢源,势头猛进。这应该归功于豪华车的市场稳定性以及购买者的强劲需求力。即使“价格战”不断,依然无法阻止德国车企强大的前进步伐...[详细]
  • 腾讯汽车:汽车行业的全球竞争局面在金融危机后改变了。美国车企经历了大的创伤,而德国车企却变得更加强大,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Paul Ingrassia:这个问题反映出业界对自金融危机以来所发生的事存在一些误解。在2009年,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经历了破产,而福特汽车虽然幸免于破产,但还是使得整个底特律汽车行业进行了重组。多余的工厂被关闭、停产,表现欠佳的管理人员失业,车企调整资本结构等等。但从那时起,底特律汽车业强势复出,尽管在美国地区的销量仍远远低于五年前的水平,但这些汽车商的财政状况恢复到了健康状态。就像一个经历痛苦的病人一样,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最终得到完全康复。
       相比美国车企,德国车企变得更为强大,是因为豪华车买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非常小,而且豪华车的需求持续强劲。然而,通用汽车的欧宝如今非常脆弱,并没有进驻豪华车市场。
  • 腾讯汽车:您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公司,什么是最重要的?

    Paul Ingrassia:全球的角度来看,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公司,就要规划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前景、发展一个强大的全球品牌、集结跨国劳动力,同时具备广阔的思维和远见卓识,而不是受到国内市场动态的限制。
观点交锋
《汽车驾驶与维修》主编 朱伟华

德国车企强大和其消费者关系不大

《汽车驾驶与维修》主编

朱伟华:德国车企变强的原因在于德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小,和买家关系不大。金融危机牺牲的主要是工薪阶层。德国车企在研发、市场投入上比日美竞争对手多。即使同是德企,奥迪日美市场份额小,受影响小,有更多资源投入研发和市场,所以目前竞争中位置更有利。非高档品牌大众也比对手日子好过。
  • 走出去

    业内观点
  • 张小虞:我国汽车工业要“走出去”
    张小虞:中国汽车工业,过去十年从国际第八成为世界第一的产销大国。在未来的十年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要从制造大国变成产业强国。我们过去走进来的比较多,走出去比较少。下一步检查我们的不足,我们要走出去,要参与到不只是发展国家市场的竞争,而且要参与到发达国家汽车市场的竞争。
  • 王凤英:应制定汽车“走出去”战略
    王凤英:大家都认为汽车要走出去是一个必然,希望国家制订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我觉得汽车产业已经做的很大了,如果从做强的角度来说,引导中国汽车用正确的方法保质保量走向全球市场,为建立中国汽车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品牌提供保证,提供机制,我觉得也非常重要。
  • 王侠:车企最大问题是“走出去”
    王侠:未来10年,中国汽车工业将告别高速狂飙时代,进入一个整合发展阶段。中国车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走出去”,走出去,和国际汽车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受挑战,从而让自己更强大。这个过程中,品牌是最高境界、是核心竞争力,汽车工业所做的一切功课最终都会体现在品牌上。

幕后人员

  • 策划

    林源 重重 赵晗
  • 视觉

    手心 沙尘暴
  • 制作

    kiki 然然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