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平衡乐观与悲观情绪是未来移动出行的关键

腾讯汽车讯 北京时间3月26日消息,据福布斯网站报道,汽车行业曾在数年前描绘出这样一幅移动出行未来走向的愿景:未来将实现一个多种交通工具无缝衔接联运的按需旅行世界,私家车将逐步被共享自动驾驶汽车所取代。不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业界普遍认为,这一在自动驾驶汽车、电动汽车、网约车服务、联网汽车和微型交通工具等领域正展现的趋势,为解决一些社会最紧迫的挑战提供了巨大的希望,那就是创建一个比当今更快、更便宜、更清洁、更安全、更方便、更包容、更公平的交通系统。

然而,这一愿景最近似乎受到了质疑,这一点从专家们2019年的一系列预测中可窥一斑。目前已有数位推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进步的行业领袖人士公开谈论撞上“减速带”的问题,暗示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将比预期要缓慢。假如媒体报道可信,电动踏板车在城市的推广会对行人造成伤害,并预示这些不带头盔的骑手同样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业界及媒体唱衰,意味着移动出行可能会出现周期性衰退,并对全球汽车业造成更严重的结构性破坏,以及对更广泛的全球衰退的担忧,从而导致这些公司向更广泛的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领域转型的计划受到质疑。

事实上,问题的核心在于当前几乎没有人直接体验过自动驾驶技术,消费者对这类汽车持谨慎态度也不足为奇。在争夺市场份额的过程中,许多电动踏板车的推出对地方政府的合法关切关注得太少。监管、网络安全、数据隐私、资金以及技术本身的成熟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许多新兴移动交通业务模式的长期可行性问题同样值得关注。然而,只要认真研究交通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就会发现,不必产生过于悲观的情绪,也不应质疑移动交通变革究竟会对社会产生这样的影响。业界需要明白,在未能真正体验新技术之前,很难衡量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态度转变。走在行业前端的创新人士对此有着明确的认识,并坚守信念,不会为此动摇。这种转变可能受到接受临界点的左右,而接受临界点与市场研究人员提供的线性预测不符。

移动出行变革实际上一直在稳步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已经从曾经的仅有少数专业工程师从事的一项“臭鼬工程”项目,发展到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大型科技公司和无数初创企业纷纷参与的“10亿美元”大项目,成为当今消费者可以真正体验到的服务。据统计,仅2018年前三季度,投资者就向自动驾驶汽车投入了逾40亿美元,比2017年全年高出40%,接近2016年的6倍。这还不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商自身投入的数百亿美元直接投资。微型移动出行工具的普及在全球范围内激增,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实现了数千万次的使用记录,高于主流网约车服务的使用率,而电动汽车的普及率进展更为迅猛。201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仅为35万辆,到2017年底销量已增长了近900%。

因此,汽车行业不应忽视摆在面前的机会。如今,严重依赖私家车的交通系统虽然存在便利之处,但也为这些便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私家车不能充分利用的损失、获得经济机会的不均衡等。此外,全球每年有125万人死于车祸。而现在,业界应抓住重新改写交通历史的这一有利时机,创建一个可以清洁有序的交通系统,提供各种形态的服务,虽然对大部分人来说,这在当前还只是一个梦想。

为此,业界仍需利用这一空间探索移动交通领域的动态变化,从日益多样化的机遇和创新,到多种交通工具无缝式联运的出现,以及为城市交通提供一体化的数字移动平台的承诺等。此外,业界还需处理当前一些最紧迫的挑战。比如,正确对待人员流动和商品流动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在一个以共享和整合高度个人数据为前提的移动出行生态系统中,如何解决隐私保护问题;为推动移动交通的发展做好准备工作;如何确保未来的交通环境能够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多的经济机会,而不会导致目前困扰交通系统的问题长期存在并恶化;最重要的是,推动创新遍地开花,并在全球范围内分享最佳实践,以加快自动驾驶的普及并实现未来移动出行这一宏大愿景。

通往未来移动出行的道路漫长而坎坷,充满意想不到的转折。但毫无疑问:当前正在向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员和货物交通体系迈进。而现在正是把愿景转变为现实、并需要艰苦奋斗的时刻,业界需要携手努力共同面对这些可能阻碍或破坏交通生态系统实现的关键问题,共同塑造移动出行的未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v_shli
收藏本文

为你推荐

汽车视频

访问购车通小程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