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汽车业利润排名第一究竟说明什么

2013年第10

导语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则数据让汽车业为之振奋: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工业部门的41个行业中,汽车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第四,利润排名第一。

对于汽车业,人们似乎习惯了只谈销量,“大而不强”始终是笼罩在汽车业周围的魔咒。然而,这道魔咒似乎并未随着汽车业利润第一而有所松动。有人认为,这是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体现,值得庆贺;也有人认为,数字更多只有统计意义,很难反映具体企业的情况;更有人认为,利润第一只能说明汽车的“水分”还很大,车型还有很多降价空间。汽车成为制造业利润第一,这件事的实际意义究竟有多大,又说明了什么?

汽车业的地位和市场表现决定了上半年的“登顶”

无论是利润总额,还是主营活动利润,汽车业都实现显著同比增长

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统计了41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主营活动利润三大指标。其中,汽车业上半年利润总额为2327.1亿元,同比增长20.2%,排名第一;主营活动利润1940.9亿元,同比增长10.8%,仅次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排名第二;主营业务收入28522.8亿元,同比增长16.1%,排名第四位。
统计数据显示,从总体上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半年利润总额平均同比增幅为11.1%,主营活动利润同比增幅7.2%。相比之下可以更明显看出,汽车业在今年上半年全面领跑制造业[详细]

某种意义上说,汽车业成为制造业“吸金王”是实至名归

其实,汽车业能有如此表现,并不奇怪。汽车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更已逐渐成为一种必需品,而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地位。车型对比、油价涨跌、税费剖析、限牌传闻……凡与汽车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大都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话题,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无论是对国民经济还是人民生活,汽车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的表现,也给了汽车业业绩称王的基础。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000万辆大关,分别达到1075.17万辆和107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2.3%。这样的表现,甚至超出了此前很多业内分析人士的预期。随着三季度末~四季度车市传统意义上的旺季来临,以及大量新车上市的刺激,车市表现可能会在上半年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如不出意外,全年突破2000万辆大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详细]

尽管排名第一,汽车业的总体利润表现并不离谱

统计数字更多是总体情况的反映,太认真你就输了

由于汽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诸如“汽车是不是暴利产品?”“汽车的利润究竟有多高?”这样的话题,也每每受到人们热议。从这个角度上说,由国家统计局这样的权威机构发布“汽车行业利润居制造业之首”的消息,似乎给“汽车暴利”论者提供了依据。然而,在笔者看来,两者似乎还难以画上等号。
一方面,对汽车业收入和利润的统计排名,要放到工业企业的大背景,以及汽车业的特点的维度下考量。汽车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高投入、大产出”本就是行业基本特征之一。只有形成了相当程度的产业规模,才能保证利润维持在一定水平。
另一方面,统计数字更多反映了一种行业总体水平,其意义更多是在统计层面。同样在这份表单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无论是从利润总额,还是从主营活动利润上看,都仅仅徘徊在“不亏”的水平,去年同期更是双双呈现亏损局面。如果由此推出国内几大油企亏损严重,入不敷出,恐怕“所有人都笑了”。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套用一句比较流行却又有些过分的话——“太认真你就输了”。

从利润率的角度,汽车行业总体数字其实并不高

其实,即使抛开上文提到的某些数据长期表现离谱的行业,仅从汽车业来看,也应对现有数据进行更进一步加工和解读。
对于一个行业而言,暴利与否,通常并非指利润总额,而更多是通过利润率体现。从统计局的这份数据中,主营活动利润率=主营活动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以此算出汽车业上半年主营活动利润率为6.8%。仅从这个角度看,汽车行业总体利润水平其实远非很多人猜测的两位数。而且,在分析人士看来,未来汽车业的利润率水平还将进一步下滑。实际上,从近年来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资源成本走高等诸多影响因素的变化看,出现这样的情况也算是意料之中[详细]

相比总体表现,探究汽车业利润分配似乎更有意义

尽管95%的比例有些不太“靠谱”,但合资外方获取较多利润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比“汽车业究竟多赚钱”,另一个问题似乎更应引起我们关注,那就是“汽车业赚的钱都去哪儿了”。今年5月,社科院《2013年产业蓝皮书》公布了一个“惊人”的结论:2011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利润仅占乘用车企业总利润的4.7%,即95%以上的利润被合资企业赚走[详细]
这样的数字听起来实在有些耸人听闻,甚至社科院的相关领导在新闻发布会上也一再强调其中的观点“不代表中国社科院,也不代表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之“划清界限”。不过,抛开具体数字,从目前车型销量结构来看,合资车型不仅占据大半市场份额,更牢牢占领着利润区间相对丰厚的中高端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说合资外方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最大赢家,也并不过分。
离开中国市场的贡献,大众等跨国公司显然无法实现超高的全球利润表现。
实际上,不久前的一则消息也从一个侧面为这种观点提供佐证。在《财富》杂志今年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中,入围的7家中国车企利润率均不足5%,最低不足1%。相比之下,大众、现代利润率则分别达到11.3%和10.1%,远高于自主品牌车企的水平。应该说,大众之所以能成就全球利润率最高车企,来自中国市场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没。而众多国有汽车集团之所以入围全球500强,又有多少业绩是来自旗下自主业务的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似乎更应关注7家入围500强车企中唯一的民营企业吉利,尽管其利润率远无法和跨国汽车巨头相提并论[详细]

在对利润的考量上,自主车企的表现更值得我们关注

当然,在汽车与利润这个话题上,自主品牌并非没有好消息。今年7月,国外分析机构称,长城汽车利润率将达16.4%,并因此成为今年全球利润率最高的车企。分析称,尽管长城汽车在销量规格上不及跨国巨头,但较低的成本保证了营业利润。除此之外,从车企发布的上半年业绩看,净利润猛增30倍的比亚迪、利润上涨10倍的一汽轿车,以及利润同比增速超过50%的长城、江淮等车企,都有理由受到更大关注[详细]
汽车业利润排名第一值得喝彩么?也许是的,但我们不妨给予其中自主品牌企业的表现更多关注。尽管由于企业各自发展的原因,半年的业绩表现也许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但从长期来看,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而言无疑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相关调查

你觉的本期策划如何?

  • 0
    很好
  • 0
    一般
  • 0
    不好

网友评论

栏目介绍

车视点

《车视点》针对行业重大事件及热点话题,力图以深刻独到的视点透析事件全貌。

版权声明:腾讯汽车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汽车评论组
邮箱:dollarjiang@tencent.com
栏目负责人:蒋东镭

扫描二维码,用微信关注车视点

车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