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富士康入汽车圈?2024年推电动车平台和电池

撰文 | 小魔

以代工制造苹果iPhone而闻名的台湾富士康公司近日宣布,它已经为电动汽车开发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该公司还表示,将在2024年前实现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

富士康推出的电动模块化平台被命名为MIH,该平台是富士康与裕隆汽车合作打造而来,未来MIH平台将对其它汽车公司开放。

富士康标榜其平台为“电动汽车行业的Android系统”,Android系统则是大多数iPhone竞争对手所使用的由Google推出,与设备无关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就像Android系统被用于不同制造商的各种手机一样,MIH作为一款灵活性架构,也将被多家汽车制造商用于包括掀背车、轿车、SUV和MPV在内的各种车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表示,该平台的轴距可从 2750mm到3100mm不等,且架构支持各种行驶高度。

在性能方面,富士康提到电池容量分别为93kWh、100 kWh和116 kWh。它们将为前后安装的电机以及双电机四轮驱动系统提供动力。

其中,前置电机的输出功率分别为95kW、150kW、200kW。后置电机的功率则分别有150kW、200kW、240kW、340kW几种。

MIH平台的目标是在2025年至2027年间在电动车开发和生产方面达到10%的全球市场份额。

富士康还表示,它将与合作伙伴合作,为电动汽车制造开发一个“软件定义的开放生态系统”,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除了MIH平台,富士康还宣布了到2024年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的计划。顾名思义,这种电池使用的是固态电解质,而非目前锂离子电池化学中使用的液体电解质。

支持者认为,固态电池将比现有电池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从而可在不增大电池组体积的情况下提供更高的续航里程。

到目前为止,固态电池在商业运输上的唯一应用是梅赛德斯-奔驰的商用大客车,但有一些公司正在寻求将固态电池应用于乘用车。

大众汽车和丰田汽车都表示,固态电池乘用车可能会在2025年左右实现,但奇怪的是,丰田汽车的电池合作伙伴松下却认为,商用固态电池可能还需要10年时间才能真正实现。

MIH平台和固态电池的目标是富士康进军汽车领域一系列尝试中的最新进展。

早在2014年,富士康就表示要开发一款售价不到1.5万美元的电动汽车,并且可能在中国生产。2017年,富士康则对国产电池头部公司宁德时代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

最近,富士康还与菲亚特克莱斯勒就组建合资企业进行过洽谈。菲亚特克莱斯勒正计划与法国的PSA集团进行合并,未来成立的新集团将命名为Stellantis。这些都证明富士康一直在为进入汽车制造领域进行积极布局。

据报道,几年前苹果汽车——也被称为“项目巨人”正在通过科技巨头的审批程序。如果苹果决定推出一款汽车,它很可能会使用代工制造商,就像它通过富士康生产手机和其他设备一样。

代工在汽车行业并非闻所未闻,但富士康这样的电子产品制造商进入这一行业确是前所未有。【iDailycar】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elfliu
收藏本文

为你推荐

汽车视频

访问购车通小程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