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谢幕 捷豹路虎中国的十字路口

 

战略组委会的成立,亦或是毕少朴的到来,是否能够解决合资双方的话语权问题,只能留给销量说话。但是尽早成立真正意义上的合资销售公司,对于“后高博时代”的捷豹路虎品牌来说,不失为更明智的选择。

 

第53期

对于高博的离开,意外背后更多的是感慨,这个身材魁梧的前橄榄球队队长一手把捷豹路虎中国从无到有地带到了今天的位置,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为了这两个品牌能够更好地驰骋中国市场,高博只能离开,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意外”的离开

“我虽然有些白头发,实际没有这么老,我只有48岁,属虎,1962年出生在考文垂。”这是2010年,刚刚成为捷豹路虎中国区总裁的高博第一次与媒体沟通时的自我介绍。如今五年过去了,这个打了30年橄榄球的英国人,从不惑走到知天命的年纪,他在中国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最辉煌的五年,也迎来了捷豹路虎品牌在中国的重生。而在一封名为《谢谢!再见!》的告别信后,“英国队长”高博完成了他在中国5年的谢幕。

2014年初,高博升任为捷豹路虎大中华区总裁,“去年捷豹路虎在中国的销量达到了12万台,今后我们会把重点从在中国进行汽车销售,进一步拓展到更加广泛的领域,实现全价值链的覆盖,这也是我的角色发生变化后要做的事”。

从年初接受采访时的这段回答可以看出,高博的突然调离并不在计划之中。对于高博的离开,外界大都把原因归为销量的大幅下滑:2015年前5月捷豹路虎在华累计销量仅为3.9万辆,同比下降23%。

而对于销量下滑的原因,则有诸如“中国车市整体不景气,豪华车市场仅有奔驰增长”、“豪车市场受股市影响波动较大”、“央视315意外躺枪”这样的外因,和“国产极光定价失误”、“IMSS(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营销与售后服务机构)内耗严重,合资双方争夺话语权”这样的内因。

从时间节点来看,捷豹路虎高增长的“戛然而止”正是从首款国产车型极光下线后开始的。车市大环境的整体走低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奥迪宝马也出现了销量下滑,但是还有表现抢眼的奔驰,说明豪车市场依然有很大空间。

作为进口车的负责人,高博也许并不该为业绩的下滑全部买单。但是已经进入合资时代的捷豹路虎,需要的已经不再只是一位出色的进口业务负责人,更需要一个合作默契的中外团队。而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成立合资销售公司的奇瑞捷豹路虎,在自创的联合服务机构模式“首战失利”后,必须进行人员架构的重新调整,高博也只能离开。…[详细]

从1万到12万辆的跨越

在高博的告别信中,他说这五年来对自己来说最重要而难忘的时刻,一是常熟工厂的建成投产,二是捷豹路虎中国青少年梦想基金的成立,第三就是自己小女儿的出生。而实际上,高博这五年的成绩远不止于此。

在2010年之前的七年,捷豹路虎在中国一直采用进口总经销商代理制度,五年时间,捷豹路虎中国销售公司从无到有,团队从30人发展到500人,年销量从2010年的一万辆猛增至2014年的十二万辆。

上任之初,高博提出了捷豹路虎在华发展的“十年战略”,包括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建立生产工厂;调整经销商模式,成立销售公司;投资基础设施,建立经营团队,新建捷豹路虎培训学校;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以及加快零售网络建设,进一步扩展中国市场。

如今时间才过半,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公司成立,捷豹路虎中国建立起东南西北4个销售大区, 并配套建设6个经销商培训学院,捷豹路虎在华已投入运营的经销商数量已经超过190家,网点遍布全国。对照来看,这份“十年战略”似乎已经提前完成。…[详细]

调整大幕开启

在高博调离前后,捷豹路虎在中国的调整已经开始。管理团队方面,IMSS现任总裁毕少朴暂时接管捷豹路虎中国,今后进口车和国产车的日常运营都由IMSS总裁毕少朴和常务副总裁胡俊负责;成立战略组委会,合资公司董事长陈安宁、总裁百润、常务副总裁朱国华以及高博的接任者作为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的最高决策委员会,共同对中国市场的总体战略进行决策。

在经销商层面,捷豹路虎下调了销售目标和销量任务,同时将给予经销商7.65亿元的模糊返利。同时也开始进行官方价格调整,首先国将产极光的官方指导价从44.8万元-55.28万元调整至39.8万元-55.2万元。接下来进口路虎和捷豹部分车型的售价也将调整。

此番调整的结果如何,有待市场检验。但是一直加价卖的火爆路虎能够官降,虽然幅度并不大,却已经说明了捷豹路虎终于意识到了面对中国市场应该有怎样的态度。瞬息万变的中国豪华车市,给宝马奥迪这样的老牌德系都能杀个措手不及,何况是位居二线的捷豹路虎。

本该是“利润奶牛”的首款国产车型极光毫无诚意的定价给自己挖了坑,好在中外双方意识到了问题在哪,并及时补救。而从长远来看,调整后的IMSS联合机构能否高效率地运转,协调好合资双方的话语权,则是摆在奇瑞和捷豹路虎面前的最严峻问题。

今年下半年,捷豹和路虎品牌分别计划推出一款新的国产车型,而捷豹的全新跨界车型F-PACE也有望在2016年初上市销售。在产品层面已经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就更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去行销这些产品。…[详细]

“第四种模式”待考

“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捷豹路虎外方舍不得进口车带来的巨大利润,因此在国产车没有上量之前,中外双方很难解决双方之间的整合问题。”资深汽车评论员张志勇认为,奇瑞捷豹路虎所谓的“第四种合资模式”即IMSS联合机构目前看来并不是最佳的整合方式。

这一点在奔驰身上便得到了很好地印证。这个昔日德系大哥因为合资双方的话语权争夺战错失了在中国市场的黄金发展期,退到了第三的尴尬位置。而在中外双方吸取了教训后进行了销售公司整合,选择了和奥迪宝马类似的一方占据主导权的运营方式,再加上不断扩充的新产品,终于在2015年成为了少数逆势上涨豪华品牌,取得了38.5%的增速。而在同样新合资的豪华品牌中,英菲尼迪也吸取了这一经验,将更多的权力交予了经验丰富的戴雷团队,从而减少了无谓的内耗。

战略组委会的成立,亦或是毕少朴的到来,是否能够解决合资双方的话语权问题,只能留给销量说话。但是尽早成立真正意义上的合资销售公司,对于“后高博时代”的捷豹路虎品牌来说,不失为更明智的选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