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致:重启之后


“今天是一个新起点。”在孙晓东看来,当观致搞清楚了自己是谁以及自身的切实定位之后,后续的工作也将会变得容易许多。


第58期

在IT界,重启是一个可以解决大部分常规性问题的动作,而一旦使用,也就意味着一切将重新再来。对于曾经做出过错误判断或者决策的企业而言,或因为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它们并不具备重启的客观条件,但是对于观致这样刚开始卖车的公司而言,只要敢下决心,那么重启将是一次绝佳的翻身机会,而观致也需要通过这次机会来重新梳理和证明自己。


“迟到”的定位

发布会刚结束,孙晓东便迫不及待的向身旁一位经销商问道,“今天现场所使用的图片你们喜欢吗?”在这场名为独立日的发布会上,观致以漫画体和诙谐幽默的语句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全新品牌主张,而在得到这位85后经销商肯定的答复之后,孙晓东长舒一口气。

“今天是一个新起点。”在孙晓东看来,当观致搞清楚了自己是谁以及自身的切实定位之后,后续的工作也将会变得容易许多。

2年前,顶着欧洲五星安全认证和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观致首款量产车型观致3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而彼时的观致既想突出欧洲品质又不想过多强调中国血统的纠结心态使得其错过了打造品牌的最佳时机。

与此同时,低迷的销售数字和止步不前的经销商数量,也给观致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营销不够接地气,这已经是媒体所能给出最客气的一句评价。

终于在8月19日的活动现场,观致首次明确了自己中国品牌的身份,而全新的价格体系也让曾经高高再上的距离感变得不再那么强烈。

在中国市场近百个汽车品牌和1000多款产品面前,消费者显然不再需要一个毫无特色的汽车品牌,所以在观致的未来五年规划中我们看到,这将是一家致力于成为与众不同、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与成长型汽车企业,甚至是一个为观致粉丝而存在的汽车品牌。

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建立在每一位观致员工对于自身身份的重新理解。今年2月,墨斐与孙晓东这一对全新组合正式进驻观致,改变也从此开始。观致的定位由曾经的”富二代”变为了创业公司,而在新领导团队的眼中,创业公司就应该有创业公司的样子,例如周六加班正逐渐从一种商议变成一种默契。

就在两周前,墨斐与孙晓东甚至直接飞往哈尔滨参加了当地车展,用孙晓东的话讲,这是观致在用户驱动变革上的一个直观体现,“老总与车主面对面,可以跨越中间漫长的沟通环节。”

有人说这是观致迟到的开窍,但好在还不算晚,中国车市并不缺少后起之秀以及黑马的案例,重要的是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是否做好了准备,至少从观致未来五年的产品规划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家企业的决心。…[详细]

反思与调整

常熟基地正门外的柏油马路名为观致路,这也是孙晓东每次视察工厂时的必经之路。

这家坐拥年产量15万台整车能力的全新工厂平均每96秒钟就可以下线一台新车,而孙晓东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把它们卖出去。一个不太理想的消息是,在上个月一份交到孙晓东手中的调研数据显示,观致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未经提示知名度仅有3%,这一数字远远落后于主流车企的平均水平。

孙晓东坦言,知名度是摆在观致面前的头号难题,“如果我们这次的定位成功了,那么也将同时解决品牌相关性的难题。”

这样的表述甚至带有一丝赌博的意味。当然,从终端市场传递回来的并非全部都是坏消息,如今一些经销商每月已经可以卖出超过100台车,位于上海、重庆、成都、长沙等地的观致经销商已基本开始实现盈利。

13万元,这是观致当前所售出车型的平均成交价,这一数字甚至高于速腾和高尔夫,对于一个新品牌而言,这显然并不合理。

“我们在价格体系上所做出的调整,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把那些对我们感兴趣的人留住,而不是让他们被价格吓跑。”对于此次新增加四款配置车型,同时将起步价降低至10万区间的做法,孙晓东给出了他的解释。

孙晓东给自己定下的任务简单明了:今年的月销量要突破3000台,明年则要翻番,而2016年的孙晓东也将从不惑之年进入到知天命的阶段。

如果说在上海通用的辉煌经历让我们相信孙晓东能够帮观致构建起强大的体系能力,而在吉利的522天则让我们相信孙晓东对于自主品牌的战略战术又有了新的理解,或许我们也同样有理由相信,重启过后的观致汽车将在墨斐和孙晓东的带领下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