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汽车政策能否保证“老实人”的利益

2013年第18

导语

10月28日,国内首条镍氢动力电池全自动生产线在湖南科力远公司正式投产,较之丰田等公司从日本进口的镍氢电池,同等技术水平的电池成本将大幅降低近50%。由于目前全球绝大多数混合动力汽车均采用镍氢电池,这也被视为国内混合动力汽车实现产业化的重要一步。

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在节能减排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业内已形成广泛共识。特别是面对我国2020年油耗限值目标,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说是车企必须经历的一道坎。然而,国家层面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鼓励和倡导始终停留在口头上,我国汽车相关法规的“不确定性”,也令一些企业选择观望而非实干。在这种情况下,汽车政策能否保证那些行动起来的“老实人”的利益?

政策对混合动力的鼓励,更多停留在口头阶段

3000元补贴对混合动力汽车而言,无异于一朵仅具有象征意义的“小红花”

混合动力在国内的尴尬局面,源于2012年出台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明确将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排除在新能源汽车定义之外,而作为节能汽车的一部分。在今年9月公布的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最高补贴也由5万元降至3.5万元。而在延续至2015年底的节能汽车补贴中,传闻已久并言之凿凿的阶梯式补贴方案没有出现,普通混合动力车型仍然只能享受3000元的补贴。
在清华大学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宋健看来,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综合工况下的节油潜力能够达到54.67%,而纯电动汽车尽管实现零油耗,但考虑到电能消耗,以及国内目前的电力结构,都令其实际节油效果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给予混合动力汽车与“节油率5%~10%的普通内燃机节能汽车”相同的3000元补贴,对混合动力而言无益于一朵具有象征意义的“小红花”。因此,尽管混合动力汽车被万钢认为“较容易实现市场化”,离开了政府补贴资金的第一推动力,也始终难以在市场化方面迈出决定性的第一步。

对于难度更高、但更具实用性的混合动力技术,科技部为何反而不支持?

与此同时,受到特别待遇的纯电动汽车,却在手握最高6万元补贴“大红包”的情况下始终少人问津。近来,一向标榜电池安全性的特斯拉Model S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在发生碰撞事故后起火,两次起火事件导致其股价下跌16%,而通用、三菱、比亚迪等企业的电动车,都曾因起火事件而受到外界质疑。长期从事电池材料研究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锋认为,目前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上仍存在技术难点,而对消费者而言,汽车的安全性还是第一位的。
特斯拉一个月内连续两次起火事件,加剧了人们对锂电池安全性的担忧。
宋健认为,无论是安全性、成本还是续航里程,电动车的技术难点都在于电池本身,而这在短时间内很难突破,也决定了电动车难以推广普及。相对而言,混合动力对电池的要求大大降低,从而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而且,混合动力对车辆控制系统的要求更高,综合而言比纯电动车的技术难度更大。科技部为何不鼓励更需要资金扶持、也更实用的混合动力技术?持此种观点的专家并不在少数。

2020油耗大限或许会成为数字游戏,但大趋势不会改变

混合动力是绕不过的坎,不会因对跨国公司分享政策红利的担心而改变

目前,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厂商,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因此,国家对混合动力的“冷处理”,或许有避免跨国公司过多分享政策红利的考虑。然而,在汽车节能减排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混合动力是前进道路上无法回避的一道坎。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的预测,未来10年,我国汽车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以平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即使国家2020年新能源汽车总量达到500万辆的目标能够实现,对于节能减排的贡献也极为有限。根据我国的新能源产业规划,2020年乘用车产品平均油耗要降到5L/100km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混合动力汽车需要,也势必成为推动汽车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跨国公司因补贴受益的担忧,是混动补贴难产的重要原因。

以往政策的“法不责众”,使不少企业具备了“法规抗药性”

从现在到2020年,仅剩下7年时间,对于车企而言也就是两代产品的周期。目前,国内乘用车平均油耗为7.38L/100km。换句话说,乘用车企业需要在7年间实现30%以上的油耗下降。
然而,对于日渐临近的油耗大限,业界的一个普遍观点是,由于难以实现,政府将在企业的压力下作出放宽标准、推迟期限等妥协。这不仅让人想到已被推迟实施三次、延期已近三年的商用车国四排放标准,以及诸如汽车三包等从征求意见稿到正式实施历经多年的法规。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以往政策给外界形成的“法不责众”印象,才使业内对2020年油耗限值的实施持怀疑态度,而这种怀疑,更在很大程度上使一些车企继续观望。

对于在混动领域先行的“老实人”,期待市场的回报更为现实

响应政策号召的“老实人”有时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

做一个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的“老实人”,还是做一个寻机而动的“观望者”,亦或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派”,是每个汽车企业面临的选择。而实际上,或许只有经历了时间的检验,我们才能对企业当时的行为进行评判。
对于企业而言,当市场前景与政策导向出现偏差时,做一个响应政策号召的“老实人”有时候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而且,指望政策在出现偏差后对“老实人”进行补偿并不现实。近年来,国家对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鼓励,在某种意义上就高估了市场的接受程度。据了解,国家和民间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1千亿元,然而在惨淡的市场中倒下的企业可谓不计其数。没有谁会对那些曾经充满希望,如今却已销声匿迹的企业负责。

相比政策,未来市场需求可能为混动领域“先行者”带来回报

科力远斥资4.5亿元投产镍氢电池生产线,某种意义上是对未来的一次赌注。
因此,尽管政策对混合动力的鼓励仍未到来,尽管仍有企业继续观望,但在混合动力领域已不乏实干者。对他们而言,目前的投入更多基于对未来市场形势,以及对相关法规走势的判断,而非对新能源鼓励政策的一味盲从。“除了长安,对科力远镍氢电池感兴趣的汽车厂家还有很多。碍于产品尚未到上市时机,许多企业行事比较低调。虽然目前混合动力的市场还比较小,但我们对未来的产销毫不担心。”科力远总经理罗韬的一番话中带着自信,更有赌上未来的一种毅然决然。
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企业,都是一场赌局的玩家。所不同的是,企业将在输掉赌局后推出历史舞台,而政策则会在误判后迅速调整成正确的方向,并忘掉过去。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混动领域实干的企业既是响应油耗限值大限的“老实人”,又是相信市场规律和行业趋势的“行动派”。或许,这才是车企在汽车业内的独特生存之道。

相关调查

你觉的本期策划如何?

  • 0
    很好
  • 0
    一般
  • 0
    不好

本期撰稿

栏目介绍

车视点

《车视点》针对行业重大事件及热点话题,力图以深刻独到的视点透析事件全貌。

版权声明:腾讯汽车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汽车评论组
邮箱:dollarjiang@tencent.com
栏目负责人:蒋东镭

扫描二维码,用微信关注车视点

车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