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新宝马X5 你要了解的都在这了

车型详解腾讯汽车孔芸汐 KONG YUNXI2018-12-10 07:30

平台优势:我想随着更多CLAR平台下的产品面世,大家已经非常了解平台优势的意义了。全新X5也是基于此平台打造,这也是令其动态素质全面超越上一代车型的根本原因。

轻量化:宝马很早之前就意识到,全铝车身虽然有着更好的轻量化表现,但在安全性/结构强度等要求下,很难达标,况且成本高昂。而轻量化复合材料则可以做到均衡兼顾,这也是当下更多厂商放弃全铝架构的原因。全新宝马X5虽然不能像7系一般,可以不计成本的使用CFRP材料打造车身,但更多铝合金及轻量化复合材料的采用,令全新X5在车身体积全面增大的情况下,白车身还能减轻15.5kg,而整车减重200kg。更轻的车身也就换来更灵活的动态表现及更好的经济性。

关于全新宝马X5 你要了解的都在这了

舒适性:CLAR平台下的产品,另一个共通点就是舒适性的全面提升。这代X5的行驶质感更加均衡,NVH有了长足进步。当然,对于激进的“运动分子”来说,这不是什么好事,但全新X5要做的是,满足大多数消费者对于一款豪华SUV的需求,包容更多。

关于全新宝马X5 你要了解的都在这了

公路性:宝马最不用质疑和解释的就是公路性表现,全新X5依旧,即使舒适性大幅提升,也不是以大幅牺牲运动性而来的。当有人问起你为什么会选择全新X5的时候,你会犹豫良久,因为它好像每一项性能都表现的很出色,而不再仅仅只是驾控了。

关于全新宝马X5 你要了解的都在这了

全新的X5采用了全新的五连杆后桥设计,还提供了整体主动转向系统,你无需担心这个大家伙转弯太笨拙,或者在蜿蜒的山路上不够灵活。M Performance刹车加之电控刹车系统的加入,响应又快又准。安全性也不用担心,一整套机械式液压刹车系统会在电控系统故障时,为你保驾护航。

关于全新宝马X5 你要了解的都在这了

关于全新宝马X5 你要了解的都在这了

动力系统:改良后的B58直六3.0T引擎拥有250千瓦/450牛米的漂亮数据,官称百公里加速时间为5.5秒,比现款AMG GLE 43还要快。此次改良在供油系统/缸盖/排气歧管/水泵等部件都比现款引擎有了完善,除了动力数据上涨之外,经济性亦得到提升,更可以符合相当于国VI B标准的EU6d-TEMP排放标准。传动系统依旧维持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但依旧经过优化,代号为8HP51,齿比范围更大/换挡速度更快。当然,宝马的车型一般还有一些附加福利,比如醇厚悦耳的排气声浪。

关于全新宝马X5 你要了解的都在这了

四驱系统:我们熟悉的xDrive系统也得到了进化,分动箱的重量降低,电控逻辑更加精准,令整套系统的效率得到提升。xDrive在公路上的表现无需多言了,但全新X5要改变的是其一直以来越野能力上的软肋。

关于全新宝马X5 你要了解的都在这了

越野性:在全新X5的选配单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组“越野套装”,包含自适应双轴空气悬架/多地形驾驶模式/M运动型差速锁。其实F15系列的X5已经开始提供空气悬架的选装,但全新的空气悬架拥有更多偏于越野方面的设计。

关于全新宝马X5 你要了解的都在这了

首先这套空气悬架可以调节的范围为正负40毫米,装载模式下,前后轴悬架都可以降低40毫米,而启用岩石模式后,车辆前后双轴可以提升高度达40毫米。同时,车载电脑还会根据车辆工况智能降低车身高度,配合动态阻尼控制,达到良好的全路况能力。

关于全新宝马X5 你要了解的都在这了

关于全新宝马X5 你要了解的都在这了

无论赛道飙圈速还是越野玩穿越,说到底本质都是一样的,比拼的就是任何让轮胎可以时刻贴合地面。全新X5的空气悬架还能在检测到车轮悬空时,自动升高对应悬架,以完成脱困。这套系统在劳斯莱斯库里南上,我们已经有过了解了。同样的,当检测到有车轮爆胎时,悬架也会相应提升,以保持车身水平。

关于全新宝马X5 你要了解的都在这了

多地形驾驶模式可以在沙地、岩石、碎石和冰面路况下,针对车身高度、动力输出、变速箱响应、方向盘回馈及转向比调整设定,帮助驾驶者更从容的通过。而后桥差速锁可以提供最大15000牛米的锁止力矩,同步提高公路/越野能力。

关于全新宝马X5 你要了解的都在这了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让全新X5完成高难度越野项目,而是补足越野性能软肋,成为高度均衡全面的选手。相比全新一代奔驰GLE的越野装备,全新X5并没有优势;相比新款卡宴的公路表现,全新X5也还不够极致,但当你需要一款足够全能兼顾的产品时,全新X5便成为当下唯一的选择。

关于全新宝马X5 你要了解的都在这了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整体主动转向系统和空气悬架是相斥的选配项,也就是说,空气悬架是不支持后轮随动转向的。所以对于大部分没有强烈越野需求的用户而言,最实惠的做法是将这5.5万元的越野选配套装,换来更多舒适性配置和更灵巧的城市动态表现。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