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多概念车和SUV么?

2016-04-26109

导语

得SUV者得天下,过去的2016年一季度,已经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轿车、MPV等细分车型步履维艰之际,SUV的复合增长率高达51.87%。简直可以称得上SUV狂潮。消费者青睐的紧凑型和中型两个细分级别,增长都超过了60%,分别达63.3%和66.9%。

 

得SUV者得天下

我们在北京车展上,也看到了SUV的盛宴。全新发布的42款车型中,SUV有21款,刚好占据半壁江山,而电动、超跑、轿跑、家用轿车、MPV则占据另一半。虽然销量上轿车还是拥有70%的市场,但SUV崛起的势头,从5年前至今毫无减速的意思。

从1200万的隐形SUV(阿尔特公司的卡尔曼),到7万多元一汽森雅,从7座全尺寸硬派越野车,到小型城市SUV,再到跨界车,所有细分市场产品的竞争都呈白热化,和北京春天噌噌上升的温度一样。一共70多款SUV在此亮相,其中大部分是在自家发布会上发过的,也有在其他车展上露过面的,全新发布不足1/3。

大中城市的中国老百姓为什么这么喜欢SUV?多功能运动车的概念从美国起步,但现在翻开美国每季度的乘用车销量排行榜,排在前三名的永远都是皮卡、皮卡。中西部的红脖子们最热衷的傻大笨粗,第四名第五名我们看到凯美瑞雅阁等熟悉的字眼。前十名当然有SUV,但大多是硬桥、承载式车身的纯血越野车,比如克莱斯勒旗下的众多越野车。发展到极致的,则是奔驰G63 AMG 6×6。采用变态的三轴设计。有意思的是,这玩意随时可以改成皮卡。其实它和皮卡属于共用平台。城市SUV?大多数美国人恐怕不喜欢娘娘腔的SUV。唯一能以城市SUV进入排行榜前十的,只有本田CRV,但美国人其实将其作为MPV使用。

北京车展的SUV热北京车展的SUV热

我们恰恰不需要纯血越野车的通过能力,这些笨重的油老虎在拥挤的城市道路其实很尴尬。接踵而来的城市限购,作为家庭唯一车辆,要能扛枪也能绣花。能远足乡村土路,也能游城市车河。城市SUV四角俱全的万金油模式,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自主企业能和合资车企掰手腕的,只有SUV。哈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品牌在SUV市场上的中坚力量,哈弗的产品线覆盖了SUV的各个细分级别,上至中大型SUV下到小型SUV都已进入市场。这次展出的H7将填补H8和H9的空白,同时提供7座版本。

有样学样,长安CS95、传祺GS8等,都趋于大型化,尺寸已经和汉兰达差不多了,都属于7座车型。当然不能靠大型车走量,但不放过争夺每个小众车市场,体现了自主厂商们正在形成可靠的研发实力。北京车展上,已经无人讨论自主企业推出的车型,到底是正向研发还是逆向仿制的问题了。

在SUV领域,自主车型仍然依靠价格利器与合资车企竞争。至少在眼下,不管怎么大型化,仍然存在看不见的价格天花板。超过15万就不大敢排计划,超过20万就有点心虚想抱粗腿,超过30万?好吧,自主还没有哪个SUV敢卖到30万以上。

不过,超豪品牌已经看上这个市场。在日内瓦车展上亮过相的宾利添越,定位和定价都远超保时捷卡宴Turbo S和览胜长轴距版。在北京车展上,他们带来动力升级版添越SPEED。

国产SUV车队国产SUV车队

上个月,玛莎拉蒂首款SUV车型Levante正式在国内亮相,北京车展上这款超过5米长的SUV再次“蹭展”。其高管还宣称在开了天猫店铺接受预定。当然,这款车的售价是美国的2倍。

SUV这块市场,从名角到草台班子再到票友都凑齐了。消费者的选择和厂家对中期发展的预测已经完全重合,至少10年内不用找新方向了。现在展出的一大堆样车,如果是全新平台、全新车系,3、4年前就已开始研发了。在厂家看来,中国虽然道路拥挤,但仍属于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其消费品味不会和西欧国家、日本那样,一味趋近小型化代步工具。政府的限购限行政策指引,又对此推波助澜。如果市场上无法诞生中国使用体验更好的车型,SUV的统治还将继续下去。至于真正代表我们需求的MPV,有谁在乎?

此概念非彼概念

北京车展还有一个明显趋势,就是自主厂商们也推出很多概念车。这也再次印证了其研发实力的增长。不过,我们在马路上看到这些车,哪怕是简化版本,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有人认为,T台走秀的衣服,再漂亮也不可能穿着出门。

这话虽然失之刻薄,但有点道理,至少说明我们对概念车的理解上偏于一隅。我们在车展上看到的科(mei)幻(pu)的概念车,和街上跑的车不在一个次元上。前者能不能跑,能不能多造个几百辆验证平台和各种电子装备都不重要,它们用来阐述企业的发展的方向。在车展前夜发布的乐视超级汽车,就属此列。这种车,即便有心量产,也至多处于设计的“初样阶段”。

宝马概念车宝马概念车

而戴姆勒、宝马、丰田、通用、大众等厂商,几乎在每个车展上都能拿出几辆概念车,它们介于天马行空和老实量产的风格之间,不会有难于加工的结构设计。应用前沿的设计理念,但是往产品上靠拢。即便不挂标志,懂行的观众也能看出是哪家的设计。设计风格和血统蕴藏其中,根据外界反应,揣摩一下趋势走向(比如Concept系列)。

最靠谱的莫过于量产预热概念车。这些车已经确立了量产车的基础外形,即使再改也不会伤筋动骨了,量产车的卖点特性都固化了。要不了多久,就能在街上看到似曾相识的新车。

北京车展上自主品牌的概念车,大多数仍然局限在第一类里面。这些车即便能动,里面也只装个小电机,根本没法上路的。外形拉风其实没什么用。如果不能阐述一下自身独特的设计语言,就只剩下娱乐观众这一功能了。幸好,“自主概念车”已经有了风格的意识。当然,所谓风格,不能简单理解成“套娃”设计。

北京车展上,外行看热闹,内行其实也在看热闹。概念车不用考虑市场,像参加化妆舞会,而参展的SUV又过于执着当前的市场。潜意识里,我们都将眼下的市场趣味当成不变的真理。

彭晃

车视点本期作者
点击进入作者专栏

车视观点

投票id...

栏目介绍

车视点

版权声明:腾讯汽车原创策划

出品:腾讯汽车评论组
邮箱:michellewu@tencent.com
栏目负责人:彭晃

扫描二维码,用微信关注车视点

车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