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面对外资品牌车企几乎全部在中国落地,自主品牌车企技术实力薄弱、研发体系不健全、产品集中于中低端,更主要的是,自主品牌车企依然过多地依赖政策。如何在利润大幅缩水的情况下寻求更多的获利途径,便成为更多企业家脑中不断冒出的新想法。

  不务正“业”也开始成为很多自主品牌车企的选择。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在年景不好时开拓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无可厚非,但对于承载着中国汽车产业崛起重任的自主品牌车企来说,如何在短期逐利行为与夯实造车实力之间取得平衡,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热议]

  最早涉足其他行业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非华泰汽车莫属。华泰是国内最早一批生产SUV的汽车企业,却未能从SUV浪潮中分一杯羹。2006年,华泰汽车旗下的发动机和变速器项目落户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开发区。作为条件,华泰汽车得到鄂尔多斯市两个煤矿采矿权。
  专业人士分析,两处矿产资源的价值或超过百亿元。此外,华泰汽车在康巴什新区的汽车工业园成功低价圈地约6000亩,拿地价格仅1万元/亩。华泰汽车更是获得当地国家开发银行逾10亿元的贷款。
  熟悉华泰汽车的人士认为,近年来,华泰汽车尽管汽车业务亏损,但土地、煤等资产价值却日益攀升,尤其是卖煤所得相当可观。如此一来,造车反而成了“副业”…[详细]
  作为自主品牌车企的领军企业,奇瑞汽车从2003年开始“造房”后就在副业投资上一发不可收。
  截至目前,奇瑞汽车已大手笔投资了微车、商用车、重工机械、房地产,甚至造船和咨询公司等项目。而根据奇瑞汽车公布的数据,房地产和造船项目2009年时均有上千万元净利润。
  8月,奇瑞8万吨巨轮正式下水,这已经不是奇瑞汽车第一次“出轨”。两年前,奇瑞造3万吨大湖型双壳船下水。汽车制造商奇瑞两次涉足造船行业的背景却出奇的一致,均选择了车市由盛转衰的年份。
  奇瑞汽车在副业道路上并未就此止步,去年,首期注册资金达30亿元的奇瑞汽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业务范围包括海洋装备、工程机械、专用车辆、农业装备等四大板块。但是,财务数据透露,奇瑞汽车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弱…[详细]
  一边是副业投资“遍地开花”,而另一边却又伸手向资本市场“要钱”发展汽车业,福田汽车真的“差钱”吗?
  同样是在8月,福田汽车宣布斥资1170万元,与中石油成立“中油福田(北京)石油销售有限公司”,从事成品油批发、零售业务,正式涉猎石油行业。
  事实上,早在此前的5月份,福田汽车就曾公告,拟出资1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涉足担保业。或许是因为在资本市场上向来表现不俗,并总是以“创新”给投资者带来惊喜,因此,人们都会相信,当年以“百家法人造福田”的传奇故事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一大亮点的福田汽车一点都“不差钱”。
  西南证券汽车分析师刘峰:“做汽车业特别需要专注,不能牵扯太多的精力和财力在其他产业上。历史上成为经典的汽车品牌,都是专注于主业的。不少自主品牌处于迷失状态。”…[详细]
 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600418.SH)是自主品牌中少有稳健增长的企业。这其中,证券投资业务对其贡献不少。不过,分身证券投资,并不意味着江淮汽车资金充沛。相反,在轿车业务发展上,江淮汽车正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
  作为现金管理的一种方式,在短时间内以炒股等证券投资的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手握现金的上市公司来说,也许是一件平常事。但是,一边是对资金的渴求,一边却拿巨额资金炒股,这种情况却有点少见。
  与去年同期相比,江淮汽车的净利润仅增加了1400万元。如果没有证券投资带来的收益,那么江淮汽车的业绩显然是负增长。显然,证券投资业务让江淮汽车的上半年财报好看了许多。
  目前,上市公司进行证券投资并不鲜见。即使在车企中也绝非江淮一家。上市公司为充分利用资金效率,进行一些证券类的投资是无可非议的。不过要在不影响主业经营的情况下进行…[详细]

微博联播

华泰鄂尔多斯圈地圈矿
华泰鄂尔多斯圈地圈矿
  2006年,华泰汽车旗下的发动机和变速器项目落户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开发区;作为条件,华泰汽车…[详细]
奇瑞汽车是真正的变形金刚
奇瑞汽车是真正的变形金刚
 奇瑞汽车,才是真正的变形金刚…因为奇瑞造车造船,还造重工,农业机械,还建楼,在颚尔多斯挖煤…[详细]
福田超10亿元投资副业
福田超10亿元投资副业
  一边是副业投资"遍地开花",而另一边却又伸手向资本市场"要钱"发展汽车业,福田汽车真的"差钱"吗…[详细]
江淮汽车三亿元炒股
江淮汽车三亿元炒股
  作为现金管理的一种方式,在短时间之内以炒股等证券投资的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手握现金的上市公司来说,也许是…[详细]

相关专题

现阶段自主品牌正在面临着合质品牌全新升级的竞争压力,这种竞争不再是原先停留在产品技术层面,产品配置层面的竞争,而是在此基础上升华了的品牌竞争。在新的时期,如何继续…[详细]

微博热议

消息加载中,请稍候
消息加载中,请稍候

官方微博

更多

推荐收听

结语

  事实上,最近几年,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已经由做“加法”转向尽可能多地做“减法”。汽车巨头们无一不想快速瘦身,不仅甩开与汽车产业无关的钢铁冶炼、零部件、物流等产业,就连常年不盈利的汽车品牌也都统统砍掉;相对于跨国汽车巨头们的心无旁骛,国内自主品牌显得有些“不务正业”。
  对于这种现象,自主品牌跨界投资,是机会还是倒退,这映射出的不仅仅是车企的困惑,也是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愿景与现实的残酷落差。市场遭遇一些挫折便转移产业方向,将盈利视为企业唯一指标。这种行为虽然一时改善财务状况,但也耽搁了主业竞争力的增强。